欢迎您光临汇海服装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中国古代历史上,朱元璋是唯一的一个“布衣天子”吗?

作者:颖颖女装网
文章来源:本站

  据我所知,汉高祖刘邦也算是一个。

  出身农户,不好好耕地生产,天天领一堆人,有点江湖混混的感觉。曾经被秦朝任命为泗水亭长,因为私自释放囚徒,被通缉躲到了芒砀山中。恰逢乱世,后起义之后投奔项羽,一步步做大,最终建立西汉。

  大家好,我是奇趣讲史,我来为大家解答。

  中国古代历史上,朱元璋不是唯一一个“布衣天子”。

  在阅览古代历史长河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王朝的创业者(皇帝)大部分都是从官,或者是贵族,皇亲国戚之类的。但是也不包括普通百姓成为皇帝的。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1]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明朝开国皇帝。

  史料记载,朱元璋祖父朱初一当年被分为淘金户,每月必须上缴定量的黄金,无奈倾家荡产买黄金缴纳,最后举家逃往到淮河边上,朱五四在其父死后,与怀孕的妻子在凤阳的燃灯村附近,生下了朱元璋。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8年回到皇觉寺。 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刘邦(公元前256年或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大人们都认为刘邦没有大志,不能干活,没有收入。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刘邦少慕魏公子信陵君无忌的为人,很想投入信陵君门下。于是西行至大梁,但信陵君已死,而故信陵君门客张耳亦召纳门客,于是至外黄投入到张耳门下,两人结成知己。及魏国灭亡,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回到家乡沛县。

  后来,刘邦做了沛县泗水亭的亭长(亭长是管十里以内的小官),时间长了,和沛县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斩蛇起义

  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骊山,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刘邦估计等到了骊山也就会都逃光了,所以走到芒砀山时,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刘邦说:“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个壮士愿意跟随他一块走。刘邦乘着酒意,夜里抄小路通过沼泽地,让一个在前边先走。走在前边的人回来报告说:“前边有条大蛇挡在路上,还是回去吧。”刘邦已醉,说:“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于是赶到前面,拔剑去斩大蛇。大蛇被斩成两截,道路打开了,继续往前走了几里,醉得厉害了,就躺倒在地上。

  (斩蛇起义)

  后边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见有一老妇在暗夜中哭泣。有人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说:“有人杀了我儿,我在哭他。”有人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被杀呢?”老妇说:“我儿是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路中间,如今被赤帝之子杀了,故哭。”众人以为老妇人是在说谎,正要打她,老妇人却忽然不见了。 后面的人赶上了刘邦,刘邦醒了。那些人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刘邦,刘邦心中暗暗高兴,更加自负。那些追随他的人也渐渐地畏惧他了。

  创业之路到最后成就霸业

  陈胜起义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投奔名将项梁,任砀郡长,受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兵马。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灭亡秦朝。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败屡战。能够知人善任,注意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积极整合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击杀西楚霸王项羽,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即位于定陶汜水之阳,后来定都长安,建立西汉。

  陆续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建章立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秩序。安抚人民生活,奠定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外和亲匈奴,开放边境关市,积极缓和汉匈关系。

  早年的刘邦不喜劳作,确有游手好闲的无赖之嫌,但他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因为刘邦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与人友善,喜欢施舍,善交游,为人大度,心胸豁达,素有大志,能仗义行事,勇于承担责任,有领导才能。正是因为这些好品质,才造就了一个“布衣天子”刘邦。

  两个皇帝都是白手起家,就像我们打工创业一样非常不容易,他们靠实力,品质,本领,也靠为他们打江山的兄弟们,全力辅佐突破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才得到天下。

  “布衣天子”,单只布衣出身而成就帝王伟业之人。就大一统王朝来讲,朱元璋是纯纯粹粹的布衣出身。刘邦虽然官位不高,但毕竟是吃皇粮的,好歹也是地方亭长。但如果将范围放的在广一点,刘邦也算是“布衣天子”,毕竟没有宗族背景、士族基业、豪族钱粮,只有一群整天厮混在一起的兄弟和一个下嫁自己的夫人。

  大一统王朝,朱元璋算一个,刘邦勉强算一个。动荡时期还有一个“布衣皇帝”容易被人们遗忘,那就是汉昭烈皇帝刘备。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笔者第一个先来讲刘备。

  “布衣天子”刘玄德

  很多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真的把刘备当成了中山靖王之后。罗贯中为了给刘备正名,甚至编排出了一系列中山靖王之后的名称,最后把刘备给算上了。

  在正史记载当中,刘备也的确做过皇叔,这是汉献帝在刘备寄居曹操帐下时,见刘备为忠义之士,刘备又称自己为宗室后代,刘协故而称之为“皇叔”,实际上呢?无籍可考。

  其实,在当时那种环境之下,刘协彻底被曹操架空,极度需要其他政治势力相助自己一臂之力,刘备恰好就是这样一种人。称其为“皇叔”,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笔者想,不仅仅是刘备,就算是有个姓刘的在彼时彼刻跳出来说自己是宗室后代,刘协也绝对会认同。

  然而,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又何尝不是政治手段呢?

  出身卑贱的他,既没有经商作贾的本钱,又没有殷实深厚的家业,只能委曲求全,去做一个游走四方,织席贩履之人。刘备,当之无愧的布衣出身。

  后来的事情就很明了,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参加了平定黄巾军战役。后来被册封为地方小官。刘备眼看诸侯瓜分天下,自觉不好,正巧有碰到董卓入京。刘备有投奔公孙瓒,在那里挖到了宝贝将领赵云,后来投奔徐州陶谦,最后统领徐州,又被吕布所攻占,只能投靠曹操。后期又投奔荆州刘表,期间在隆中请出诸葛亮,最后盘踞荆州。在庞统的建议下攻占西川,而后平复汉中张鲁,登基称帝,是为汉昭烈帝。

  刘备,当之无愧的“布衣天子”。

  “布衣天子”朱国瑞

  朱元璋,字国瑞。关于他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说法:

  一说为自己所取,其取名以“诛元”为谐音,“璋”为质地坚硬、可做兵器的美玉。朱元璋也就代指“诛元璋”。

  二说为此名称为外人所起(郭子兴的可能很大)。“元”为万象之初,也就是开始。“璋”为美玉,意为是块可以雕琢的好材料。

  朱元璋是大一统王朝史上真正做到“开局一个碗,江山全靠打”的皇帝。

  从迫不得已出家为僧,后投靠郭子兴义军,再到后来统领郭子兴各部、攻占金陵、迎回小明王、受封吴王、鄱阳湖大战一举剿灭陈友谅、平定江南张士诚、收复南方各地区、建号称帝建立大明、派遣徐达为大元帅荡平北疆、定鼎天下。

  朱元璋二十五岁投靠义军,四十岁称帝,洪武三十一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他一生当过放牛娃,当过和尚,做过马夫,做过小卒,睡过破庙,喝过雨水,但最后成为了九五至尊。

  “吾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我本是淮右的穷苦百姓,天下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这是朱元璋对时过境迁的感慨,也是对自己“万事回头,一声长叹”的总结。无论如何,天下“布衣天子”第一位,必定是朱元璋。

  结束语:中国有2133年封建王朝史,共诞生了397为封建爱帝王。咋眼一看,你或许会觉得多,其实不多。在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战乱年代,只要有一席之地都称帝称王,在那种能年代,皇帝根本不是什么稀罕物。如果就纯正的大一统王朝“布衣天子”,朱元璋占第一位,刘邦算是个“准布衣天子”。动荡年代刘备算一个。朱元璋与刘备是大一统王朝与分裂王朝中“布衣天子”的代表,稀罕物。

  【文 / 楚南青史君】

  【若有观点,欢迎评论。点赞关注,感激涕零!】

  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布衣天子”。中国古代,“布衣”指平民百姓,也就是说非富、非贵,出身卑微,处于最下层的劳动人民。“天子”当然是指皇帝了。要说平民起家,终于皇帝的,朱元璋是妥妥的对号入座。朱元璋往上数八辈都是贫苦农民,真真正正属于布衣天子。朱元璋之外,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还有这么几位皇帝也是出身微末。

  一,汉高祖刘邦

  汉朝故事流传甚广,对于刘邦的经历,一般人也都能耳熟能详。刘邦(前256-前195),沛县人,世代务农,家境贫困,少时又不好劳动,只好到处混饭吃,虽也做过亭长,可那实在不算什么官职。后来楚汉争霸,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建立汉朝,于前202年称帝,是为汉高祖。

  二,蜀汉昭烈帝刘备

  《三国演义》的故事流传广,桃园三结义的忠义思想已植根于中国人民的灵魂中。

  刘备(161年-223年),虽说从家谱上算是汉景帝之后,可实际是早就流落民间,是贫下中农的一员了,为了谋生,曾经卖过草鞋,这一点经常成为别人挖苦刘备的谈资。后与关羽、张飞结义,靠黄巾军发家。东汉被曹魏取代以后,刘备也在四川称帝,于221年建立汉朝,史称蜀汉。

  三,十六国后赵明帝石勒

  石勒(274-333年),羯族人。父周曷朱,曾做过部落小头目,但并未给石勒带来福气。西晋太安年间,社会动荡不安,各族战争不断,石勒与一众胡人逃亡中,被抓卖做奴隶。后与汲桑一起投奔公师藩,汲桑才给他取名石勒。刘渊建立汉政权,石勒为大将,319年,自称赵王,史称后赵。石勒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奴隶皇帝。

  四,南朝宋武帝刘裕

  刘裕(363-422年),小名寄奴,出生于江苏镇江,小时家境贫寒,靠打鱼种地为生。长大以后加入东晋的北府兵,404年,攻打桓玄,恢复晋朝有功,被封为宋王。402年,取代东晋称帝,改国号为宋。

  五,南朝陈高祖陈霸先

  陈霸先(503-559年),浙江长兴人,一介寒门子弟,少时打鱼练武,后为乡间里司(与刘邦相似)。追随梁朝新喻侯萧映后,官职屡有升迁。大宝三年(552年),陈霸先破侯景之乱,557年,取代梁敬帝自立,是为陈武帝。史称南朝陈。

  六,后梁太祖朱温

  朱温(852-912年),出生于砀山县,幼年丧父,母亲靠给地主家洗衣服养活他,他却什么活都不干。黄巢造反,朱温加入义军,后又叛黄巢投降唐僖宗,改名朱全忠。在控制皇帝唐昭宗后,杀光唐朝宗室,于907年自立为帝,国号大梁,史称后梁。

  七,后汉高祖刘知远

  刘知远(895-948年),河东太原人,沙陀族,小时家境贫寒,性格内向,青年时期,到李嗣源部下为卒,后来帮助石敬瑭建立后晋。后晋为辽国所灭后,刘知远于947年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

  八,南唐烈祖李昪

  李昪(889-943年),徐州彭城人,少时先后丧父丧母,跑到寺庙维生。及大,成为南吴太祖杨行密的部将徐温的养子,改名徐知浩。后来执掌南吴朝政,并于937年废南吴皇帝李溥称帝,建立南唐政权。自称是唐朝后裔,改名李昪,是为南唐先主。

  出身贫贱,逢乱世之机遇,凭自身之努力,终成一代帝王的“布衣天子”主要有以上几位,另有虽然称帝,但规模不大,处世不长,昙花一现的几位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

  朱元璋和刘邦都是布衣天子,两人都是平民出身。

  朱元璋的身世比刘邦要可怜些,朱元璋在盱眙县灵壁乡红庙出生,他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朱元璋(小名重八)12岁就给人家放牛,17岁时沿淮一带瘟疫猖獗,加上荒年,户户断炊,全家十几口人相继死去,唯朱元璋命大,死里逃生,遂去于皇寺做了一名小行童(杂役和尚),后来参加红巾军起义。

  刘邦出生在一个富裕点的平民家庭。刘太公在乡镇上算得上是家境殷实、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为人豁达,睦邻乡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布衣起义成功的,就两个人刘邦和朱元璋,其他人大部分都失败,就是战略眼光低。刘邦是亭长,亭长不算小官,现在考证认为秦朝的亭长跟汉朝的亭长差距还是很大的。刘邦做了亭长之后,萧何这个县主吏掾也“常左右之”,应该是个有实权的官吏。

  汉高祖刘邦,算第一位布衣天子了,以布衣提三尺剑而得帝业”的第一人,开创大汉400年江山!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位平民出身的皇帝,一个是朱元璋,另一个是刘邦。严格意义上讲,只有朱元璋是布衣天子,刘邦反而有一官半职,好歹也是一个亭长。

  首先来介绍一下刘邦的身世,刘邦与其他君主不同的是,他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三年鏖战,战胜了楚霸王项羽,创建了延续400多年的大汉王朝,而更为传奇的是,他不读书却写下了一首大气磅礴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刘邦看到老百姓,不忍心老百姓受苦,并揭竿而起,举起了反秦大旗。著名的斩蛇起义就是一天一条蛇横在路中间,刘邦拔出宝剑将蛇一剑斩腰斩断,又走了一段路后,刘邦觉得心头昏便躺在路旁休息,也等等后边的人,一会儿后边的人赶了上来,对他说,在路旁看到一个老太太哭,问他原因,他说有人把他儿子杀了,又问为什么被杀,他说他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刚才变成蛇就在路边被赤帝的儿子杀死了,所以才如此难过,大家当时觉得是老太太说谎,老太太忽然就不见了,刘邦听说了心中暗喜,以后便以此提高威信和地位。

  公元前208年8月,刘邦和项羽决定分两路宫廷,刘邦带兵从河南西进入关中,项羽带领主力北上,牵制秦军主力,反秦将领们相约:先入关中的人做关中王。

  项羽作战英勇,乐于与秦军主力搏斗,在巨鹿城下大战,平均一天9次激战,喊杀震天,楚军无不以一当十,一往无前。秦军主力被项羽打败,但是项羽十分残暴,他的军队所到之处经常杀光整座城市并放火焚烧,极大地失掉了民心。

  与项羽相反,刘邦进兵一路招抚降兵,不扰百姓。

  在封诸侯时,刘邦被封为汉王管辖巴蜀和汉中,疆域此地虽比中原,偏僻遥远,但系秦国故土,田地肥沃,人民富饶,出关可攻,惧官可守,旧时的秦国之地,刘邦以立于不败之地。

  4年金戈铁马70多次,大小战役,刘邦胜少败多,但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至文武将刘邦笑到最后,终于建立汉朝,被中为汉高祖。

  刘邦的胜利之道,在于善于用人。文成武将只要是确有才干,必备大力提拔,张良,陈平韩信,刘邦将他们称为谋臣,如此汉军上下人才济济,刘邦终于得了天下。

  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及高祖十二年的4月25日,死于62岁,葬于长陵,一般人称为汉高祖刘邦,他开创了汉朝,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文化及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制度,了解汉朝的政治和文化制度,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

  下面来介绍一下另一位布衣天子,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于1328年在安徽凤阳的一个贫农家庭出身,在家里排行老四。因为家里贫困潦倒,时至饥荒战乱导致全家人饿死了一半,朱元璋走投无路,便做了和尚,后来寺庙也无以为继只能流浪乞讨,最终在小伙伴的介绍之下加入了郭子兴义军,并且取得了马皇后,至此开启了传奇的一生。

  在朱元璋发家时期,他最大的对手是陈友谅,张士诚,经过鄱阳湖自带朱元璋的军队,实力日益大增,尽量争取明星的同时,还不断的网络四方人才,随后在经过江南之战和剿灭张士诚之后,朱元璋挥师北上,入驻中原,并取得胜利。于1368年登基称帝。

  两人虽然不是同一时期,但是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当上了这个时期的统治者,但是两者之间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历史上出身卑微的皇帝有几个。真正的布衣天子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朱元璋一个。朱元璋祖上没有背景,最其码是个“根正苗红”的穷三代。当过气丐、和尚,后来行伍从军最初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刘邦时任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大小是个官。还有刘秀虽然起点也低,但祖上有背景。刘备呢也差不多,多少算是皇亲后裔,况且还不是大一统皇帝。所以只有朱元璋是唯一一个真正的布衣天子。

  布衣出身?有机会去看一下"天下妖言"发布的《朱元璋身世之谜》就知道了!其实他就不是汉族人,而是当年元朝的一位大将军的后人。家中排老四,人称四王子。当年蒙古族在回族的帮助下打下天下,所以当蒙古人坐拥天下后是有一大批回民跟随的!朱元璋也是回民。后来朱元璋又带了一批回民,在汉民的帮助下打得了江山。所以在明朝汉民和回民是非常友好的。其实包括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都不是本名!(哪个造反的用本人真名造反啊!难道是为了失败后灭九族?还是想让别人找到他家啊)。他们三人来自同一个大家族,和他们的对手铁木儿不花是亲戚关系。而他们三人是老表关系小时候就在一起玩过家家的那种。

  

中国古代历史上,朱元璋是唯一的一个“布衣天子”吗?

  

中国古代历史上,朱元璋是唯一的一个“布衣天子”吗?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颖颖女装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