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汇海服装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刘邦评功的时候,将萧何摆在第一,将军们主张曹参摆在第一,你怎么看?

作者:颖颖女装网
文章来源:本站

  

刘邦评功的时候,将萧何摆在第一,将军们主张曹参摆在第一,你怎么看?

  

刘邦评功的时候,将萧何摆在第一,将军们主张曹参摆在第一,你怎么看?

  大汉开国,论功行赏,刘邦说过两段很有名的话。

  第一段便是一再被后人引录的“三杰论”。

  说这段话之前,刘邦先问了群臣一个问题,我刘邦因何能得天下,项羽又何以失了天下?

  当时,朝堂上只有两三个人站出来,说了一些贬损项羽,拍刘邦马屁的套话,刘邦知道朝堂下的功臣勋将急于封赏,于是他绕过如何封赏的话题,说了下面这段话——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三杰论”表面上看,是刘邦一时兴起的感慨之言,似在炫耀自己驾驭臣下的能力,但如果放在庙堂政治的语境下看,这段话绝不是刘邦的随口之言,而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吐出的定调之言。

  先看三杰论的比例,前两杰是文臣,后一杰是武将,文武比例二比一;再看三杰论的次序,搞谋略的第一,干实务的第二,带兵打仗的第三。

  这个比例、这个次序,其实是向文武百官传递了一个基调信号:大汉开国后,政治高于军事,文臣重于武将。

  这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刘邦虽然历来讨厌儒生,但治国是政治问题,天下要靠文臣治理,这样的理念他是认同并且推崇的;此外,扬文抑武,可以提高战功的封赏标准,这样帝国的蛋糕才好少切出去一些,因为有战功的武将实在太多了,而这样的文臣却是屈指可数的。总之,这是古今通用的一个政治手法,用少数做筛子,将多数过滤掉。

  然而,当时的刘邦并没有绝对的帝王权威,所以他这“三杰论”并没有将蠢蠢欲动,一心要封赏的众武将压制下去。

  对这个问题,刘邦想拖,但也拖不了多久。

  很快,廷议谁的功劳最大被推到了台前。这时候,功劳是一个政治含义很浓的字眼,它是一个多方综合、多向平衡的结果,因此在廷议这个问题时,刘邦对先前的“三杰论”做出了微调。

  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故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居文臣武将之首。

  战功赫赫的武将们一听,顿时炸开了锅,那时候君臣礼仪还没有那么严格,有的武将甚至直接进殿与刘邦争辩说,他们这些人披荆执锐,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立了那么多功劳,反不如一个只会舞文弄墨,并无尺寸之功的萧何,是何道理?

  这时候,刘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又发表了一个很著名很直白的“人狗论”——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随我,功不可忘也。

  刘邦的意思是说,用打猎做个比喻,你们这些武将只能算“功狗”,只有萧何才是“功人”,况且萧何举宗数十人追随我打天下,不能忘恩负义。

  封赏还没得到,反倒连人都不是,成“功狗”了,武将们不仅没有被说服,反而被激怒了。

  于是,在正式排定列侯位次上,武将们抢先推出了一个他们认为应列第一,并且刘邦很难反对的人选:平阳侯曹参。

  武将们的理由是,曹参身上有七十多处伤疤,战功无能可比(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等等),所以必须排第一。

  刘邦很难反对,原因很简单,曹参和萧何都是刘邦同乡,都是沛县功勋集团的核心人物,并且相互的关系都很好。

  果然,面对武将们推出的这个人选,刘邦一时不好表态了,但作为一代开国雄主,刘邦有的是办法。

  就在刘邦沉默难言时,一个叫鄂千秋的人,心领神会地站出来说了一番刘邦想说却又不便说的话。

  鄂千秋说,列为大臣说得都不对。平阳侯曹参攻城略地虽多,但那都是一时之功,难与酂侯萧何相比。当初皇上与项羽相争,前后共历五载,丧师失众,屡次败北,生死攸关之时,幸有萧丞相镇守关中,不待皇上诏令,便能随时遣兵补缺,输粮济困,我汉军这才得以复振,我汉王这才得以夺取天下,这是万世之功也!诸公怎能以一时之功贬抑万世之功!臣意以为,少一百个曹参无虞,失一萧何汉必无成。故应列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根本之论,高屋建瓴!

  萧何第一,故有刘邦的帝王之谋,却也毫无毛病。

  萧何第一,几乎成了后世功臣排座次的范本。

  难能可贵的是后来,萧何病重之时,惠帝前往探望,问萧何,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

  萧何说,知臣莫如主。

  惠帝说,曹参如何?

  萧何顿首说,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于是乎,这才有了千古佳话“萧规曹随”。

  所以说,萧何的政治胸襟与气度,也是堪称第一的。当然,曹参当大汉帝国二代相国,也是恰到好处。

  大概没有比萧何第一,曹参第二,更完美的政治排序了。

  表面“萧曹争功”,背后却是刘老三的一箭双雕!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在汜水河畔登基称帝,建国号汉。一个旧时代结束了,天下即将走向安定。真的安定了吗?经验告诉我们,结束就是开始,比如楚汉争霸结束了,汉帝国内部的斗争,以另一种形式同步拉开,虽无刀枪碰撞,却剑影闪烁。

  登基大典一结束,刘邦立刻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分封功臣?

  大伙儿提着脑袋跟着你刘邦,等的就是这一天。有人说,这还不简单,做到两个字就行了——公平。夫子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做到公平,哪怕少一点都问题。

  好吧,就按公平原则行事。没想到满朝上下,争吵了一年多,都没“公平”得了,看那架势,就怕把刘老三吵崩了,都不会有结果。心浮气躁的将军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脸贴脸窃窃私语。

  刘邦很奇怪,弄得跟丫头片子似的,这是干嘛?

  张良说,他们要造反啊!干等你分封也等不到,估计你又要耍流氓赖账。

  刘邦那个委屈啊,想俺刘老三视金钱如粪土,从来跟大家有福同享,什么时候都忘了兄弟们的荣华富贵?这不有难题,拖延下来了嘛。

  一个公平,有这么难吗?难,真的很难。对刘邦来说,他宁可大伙儿“患寡不患公”,公平两个字太难了。同样一个人,饥饿的时候一个馒头就满足,肚皮饱了一盘饺子他都要挑三拣四,何况面对不同的人?

  比如,武将说老子的功劳是用命换来的,谁能跟我比?谋士说,如果没有我的奇谋良策,你的命如粪土。文官说,没有我们默默贡献,你们吃什么喝什么,还有机会站在这里跟我们争功?

  像不像马季的相声《五官争功》?

  可是如果单单是功臣们掐架,倒也好办,大不了搞“公投”,有皇帝这个“裁判员”在,不至于有多难。难就难在“裁判员”,他居然忘记了身份,赤膊上阵,参与了争功。

  以我们的眼光看,刘邦此举实在无厘头,跳出来跟武将打擂台,非要让萧何压曹参一头,怎么看都有吹“歪哨”的嫌疑。

  退一万步,我们回到“公平”二字上做文章。世上根本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要让大多数人觉得公平,社会就可以安宁了。既然这样,刘老三为何跟多数派较劲,他这么做岂不是创造不公平?

  按史书说法,刘邦似乎就是为了“绝对的公平”,为此他还创造出了“功狗”、“功人”的说法。他说,你们这些武将都是“功狗”,萧何是“功人”,打猎时抓住猎物的确实是狗,但是你们会认为狗比人还重要吗?

  这话出自刘邦的口,大伙儿习惯了他的粗俗,否则有炸营的危险。刘邦文化水平不高,武将们更是糙哥组合,居然被问住了,要是我在场,就会反问刘邦:你和刘太公谁是“功狗”?

  不能这么比嘛,萧何与曹参是好猎人与差猎人的关系,或者是优质猎狗和劣质猎狗的关系,不是狗与人的关系!可惜武将们肚子里没墨水,不会拽词。

  所以,刘老三,你少胡搅蛮缠,你这么做就是故意吹“歪哨”,心怀叵测!

  刘邦肯定会一脸尴尬:你们坚持让曹参排第一,不也是心怀叵测嘛,谁也别笑话谁!

  刘邦跟这些武将多年摸打滚爬在一起,有些还是光腚玩伴,他们一撅屁股,刘邦就知道他们要拉几个粪蛋:你们哪是为曹参争功,分明是在为自己争功!

  功臣集团按工作性质分类,大致就三类:一类是以曹参为首的武将集团,占绝对多数;第二类是以张良为首的谋士集团;第三类是萧何为首的文官集团。

  每一类功臣,内部功劳大小一目了然,谁攻克的城池多,谁砍掉敌人的首级多,造不了假。同样谁的计谋更见效,也很好辨析。唯有这三类人之间怎么比,太难了,“跨学科”的横向课题。

  其实这些武将们根本不是一条心,分了好几个派系,之所以在“萧曹争功”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团结,因为他们找到了共同的利益点:把第二、三类功臣踩在脚下。

  后来,第一功臣萧何获封三万户,武将第一功臣曹参获封一万户。萧何位居丞相,曹参则做了齐国国相。

  待遇悬殊!

  假如刘邦“公平”一下,让曹参位列开国第一功臣,会发生什么事?散朝后,所有武将都回家“做作业”,把自己的功劳与曹参做一个定量和定性的比较,不等刘邦开口,他们就会按自己的“公平”,伸手要待遇。

  这就是武将们拼命替曹参争功的真正动机!

  要就要呗,反正刘老三也大方,不差那点待遇,何必搞得那么急头掰脸,差点闹出兵变?

  如果你认为刘邦舍不得给待遇,还真是小看了高皇帝。刘邦不惜当黑哨,也要把萧何推到第一功臣的位置,背后有更深的政治思考。

  坐上皇位的人,第一件要考虑的事,就是如何坐稳龙椅,别搞得跟秦二世似的。谁是刘邦最大的威胁?功臣集团啊,握着枪杆子的功臣集团啊。

  由于历史的原因,七大异姓诸侯王已经够刘邦头疼了,如果武将集团势力也遏制不了,刘老三恐怕还不如秦二世。

  所以,刘邦压制曹参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压制整个武将集团。请注意,一万户桌上的菜绝不会比三万户少,房里的美女也绝不会比别人丑,但是能养多少门客,能提携多少拥趸,差别非常大。

  刘邦会玩心眼,萧何能懂,而且积极配合。老大问一句“萧何忙什么呢”,萧何就知道老大不放心了,赶紧将何家子弟派上前线。老大一不高兴,萧何立刻自污名节,让他把心放到肚子里。他们是高手对弈,默契得很,换做连“功狗功人”都搞不清楚的武将行吗?他们光知道手中有枪。

  这才是刘邦的第一个目的,他还有一招一箭双雕的棋:让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失和!

  文官集团反叛没资本,武将集团反叛没能力,怕就怕文武勾结。刘邦表面上看是在吹“歪哨”,其实是“黑哨”,真正得利的并不是萧何,而是他自己。

  自从“萧曹争功”之后,萧何与曹参摆出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遂了刘邦的心愿。不光如此,很多事情上都闪烁着刘邦分裂文武两大集团的影子。

  比如鄂君,因为公开替萧何争功,刘邦当场封他为关内侯,就让你成为武将集团的靶子。再比如随何,我就公开说你们这些动嘴皮子的,根本没法跟武将比。我就让你们在相互对比中心理失衡,最后谁瞅谁都来气。

  刘家老三心机深呐!

  刘邦评功的时候,有一个叫鄂千秋的,在关键时刻,他对萧何功劳的评价,与刘邦高度契合。

  这个鄂千秋,居然因此被刘邦晋封为安平侯。

  鄂千秋认为萧何能够守住完整的关中,以待刘邦,终于成就刘邦万世的功业。

  现在即使失去曹参这样的武将百余个,对于汉朝并不太缺乏,即使得到了也不一定就会统一天下。怎么能以一日之功而加于万世之功以上呢?

  所以他认为还是应定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刘邦马上表示赞同,立即发布命令,将萧何的功劳位次定为第一,同时允许他可佩带宝剑上殿,入朝不用下跪。

  为了答谢鄂千秋在关键时刻对萧何功劳的评价,刘邦还晋封鄂千秋为安平侯,增加食邑二千户。

  同一天,又封赏萧何的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经过这一番辩论,群臣不敢再争执,开始分封功臣。

  事实上,曹参比较崇尚黄老之学,主张“清静无为”,适合当时的国情,他也很得刘邦的赞赏。

  曹参在齐国施行无为政治所取得的成果,引起刘邦的重视,善于用人的刘邦,已经知道曹参是不可多得的辅政良臣。

  曹参不争功名,不求荣利,解除了刘邦的疑心。

  实话实说,曹参所立下的战功,确实是其他人所不能企及的。

  但是,刘邦认为萧何有“发纵指示”,镇国家、抚百姓”的“万世之功”,而以萧何为第一。

  曹参对此的反应很平静,他不争个人名利,不计个人得失,依然顾全大局,勤勤恳恳,这是十分难得的。

  曹参和萧何一样,也是沛县人,在秦朝时当沛郡的掾吏,而萧何则当主吏。

  他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还平定122个县,此外,又俘获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

  如此战功,彪炳辉煌!同时,曹参在厮杀冲突之间、出生入死之际,还“身被70创”,真的是“伤痕累累”呀!

  因此,在汉初封侯时,论及位次,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武将,便纷纷力主曹参应位先萧何,名列前茅。

  他们理由很简单:曹参披坚执锐,攻城略地,身被七十创,可是,萧何呢?

  这样的战绩,当然了不起。可如此功勋,虽说煊赫一时,但若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却影响有限。恐怕只需三十年,至多百年后,就会逐渐暗淡。

  刘邦起兵后,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跟随他,率兵攻击胡陵、方舆、薛等地,曹参晋爵为执帛,号建成君,迁为戚县公。

  曹参又随刘邦进兵关中,击成武、杠里、开封等地,最后攻进咸阳,灭亡秦朝,曹参晋爵为执硅。

  刘邦为汉王后,封曹参为建成侯,晋升为将军。曹参随汉王还定三秦,击下辩、故道、雍等地。

  可见,曹参为刘邦开疆拓土,功劳也确实很大。

  事实上,大家对楚汉之际那些个将领,知道项羽,知道韩信,知道彭越,知道英布,知道樊哙的人很多!

  但说起曹参这个人,几乎没人知道他打过啥仗!

  因为他的仗都是跟着韩信后面打的,但影子的好处是,你跟对了人,沾的光可不是一点点,所以等到成功之后,一数功劳,曹参的功劳可真大呀,仅次于韩信。

  太吏公说:曹参相国攻城野战的功劳之所以能有这么多,是因为和淮阴侯韩信在一起。

  等到韩信被诛灭后,列侯成功立业的人中,只有曹参名声最大。

  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之后,统一了天下,于是准备论功行赏。

  可是群臣议论纷纷,所以他不好轻易开口。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鄂千秋,已经猜到了刘邦的想法,于是挺身而出,他说曹参虽然九次身受重伤,攻城略地无数,但是这只是一时之功而已。

  他接着说,皇帝和霸王对抗多年,经常和自己的队伍走散,是萧何整装队伍,继续战斗,军队缺少粮食的时候,萧何不计余力补给关中,让军队保持高昂的斗志。

  ‘

  事实上,萧何也确实是辅佐刘邦称帝的首要功臣。刘邦平定天下后,按功劳大小封赏群臣。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便封为鄹侯,赐予丰厚的俸禄。

  而其他功臣却认为萧何的功绩不足以封侯赐地,他们向刘邦抗议说我们跟随您征战天下,出生入死。

  有的人参战多达百余次,少的也有几十阵。我们攻城略地,杀敌无数,可以说功高劳苦。可是萧何呢?

  他只手持笔墨空发议论,从未亲身参战,哪有什么‘汗马之劳’可言。

  但他得到的封赏却在我们之上,凭什么呢!刘邦解释道,各位都知道狩猎吧!将军们异口同声地说知道啊!

  刘邦说:“狩猎时,追杀野兽兔子的是狗,而发现踪迹,指示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人。

  武将们推曹参的功劳最大,表面上是替曹参打抱不平,事实上他们都是为自己说话而已,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如果曹参能够一武功而获得功劳第一,那么武将的地位就可以永远凌驾于文臣之上。

  刘邦虽然也是“马上天子”,但是又不是一介武夫,他与楚霸王是“斗智”,而不是斗力。

  推文臣的功劳第一,有利于江山的长期稳定,所以刘邦彻底发火了!才有“功狗”和“猎人”的比喻。

  这个比喻,与其说是在讨论,还不如说是刘邦的最后“拍板”,他是在作决定,而不是继续讨论了!

  刘邦集团征战八年,力挫群雄,夺得天下。

  曹参追随刘邦,攻城斩将,立下赫赫战功。

  在刘邦的部将中,他的战功最为显著。他身上的战伤多达70多处!在曹参冲锋陷阵时,他过去的同僚、曾为沛县县吏的萧何则坐镇后方,督办粮草,征集士卒。

  刘邦论功行赏,认定萧何功劳最大,给他的封邑最多。刘邦仍把萧何列在第一,但分封时多赐了萧何户邑,诸将也是大为不满。

  他们嘴服心不服,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由此可见,曹参为西汉政权的建立及开疆拓土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邦称帝后,对大臣们论功行赏、排位时,封曹参为平阳侯,食邑为平阳的一万零六百三十户。

  后来,刘邦封长子刘肥到齐国为齐王,任命曹参为齐相。

  曹参治理齐国,清静无为曹参任齐相时,齐国是拥有七十余城的大国,但因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动荡,确实需要与民休息,曹参治理齐国也是颇为有功。

  看来最后刘邦也没有亏待曹参。

  尤其是,由于曹参与刘邦有着特殊的关系,战争年代又表现出对刘邦特别的忠诚,因而赢得了刘邦与继体之君汉惠帝的绝对信任。

  事实上,汉代的功劳有五等,太史公说用德行辅立宗庙、安定国家社稷的叫做‘勋”。

  用言论的叫做‘劳”,用武力的叫做‘功”,明定国家等级制度的叫做“伐”,长年积累资历的叫做“阅”。

  封爵时的誓词说:只要黄河像衣带一样没有断缺,泰山像磨刀石一样坚硬挺拔,国家就可以永远享受太平,恩泽就会施及你们的后代。

  起初未尝不想巩固他们的根本,但以后这些枝叶就逐渐衰微变弱小了!

  司马迁读高祖时给功臣封侯的记载,考察他们起先受封,以及后来又失去爵位的原因,他所了解到的情况真是不寻常啊!

  看看司马迁对刘邦封侯拜相的记载,我觉得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也不是处于对萧何的绝对信任,而是处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居功自傲的武将,在和平年代最容易引发祸乱,刘邦将萧何摆在第一位,主要还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

  总而言之,刘邦是在为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着想,从封侯拜相就可以看出刘邦的雄才伟略,不是浪得虚名。

  萧何没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才;也无陈平奇计迭出、佐汉安刘之策;若比军事,他更无韩信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之能,然而他能在楚、汉角逐中原之时,数年坐镇关中,为刘邦管好大后方,兵饷不绝,足食足兵,西汉建立,于功非浅。

  故被刘邦称为“三杰”之一,他不论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汉初恢复时期,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风度和治国才能,几千年来都被人们所称颂。

  曹参与萧何完全是一道投身革命的,在秦时沛县,萧分管文字,曹分管刑狱警与樊哙等不同,他们是刘邦早期革命队伍里为数不多的有文化有身份的革命者,作为吏,在当时也应属白领阶层,起来造秦的反,主要还是迫于周边的形势,当初心底是有不少顾虑的。

  一方面担心不造反,若被造反者攻下沛县,身为秦政权的一分子,身家性命难保;一方面对革命前途信心充分不足,一旦造反不成,不仅自身性命,九族恐怕都要被诛。于是,他们抱定反不可不造,但绝不可为首的信条,先是鼓动原沛令牵头起事,继而又鼓动招回也已造反但尚流于草野的刘邦来为头。原沛令终究胆气不足,对革命形势又分析不够,甚至怀疑这两个家伙莫不是要借刘邦之手来砍自己的脑袋,于是反而动起杀萧曹之心。也幸亏萧曹见机得快,连夜出城,投奔了刘邦,从而走上了光明大道。

  随着刘邦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萧曹二人的工作分工也越来越明确,从巴蜀到关中,萧何主要为刘邦踞守根据地,从照料根据地内大小事务到安抚民心,从战争物资的筹集到兵源的不断输送补充,均由萧何独当一面。曹参则跟随刘邦战斗在第一线,是拎着吃饭家伙为刘邦攻城略地,平叛杀人,自己也身受创伤七十余处。待天下归刘,曹与萧同封为候,萧为酂候,曹为平阳候。

  封候之时,与各朝开国时情形差不多,除一些突出者外,谁都可以列出这种功那种劳,除了表功的,还有争功的,弄得刘邦很是头痛,最令他头痛的是,大家对曹参倒没有什么异议,对萧何封候,群情却有些激愤。

  不少中层以上干部大发牢骚,甚至跑到刘邦面前群访,说萧何是什么东西,一场仗也没打,一丝血腥也没沾,一点伤也没受,连汗流得也不多,只不过写写画画,凭何德何能居然也被封侯?而我等出生入死,为你刘邦夺得天下,都有汗马功劳,到论功行赏时,你刘邦怎么就想不起我们了?

  当然,话肯定是不敢这么直说的,但想讨个说法的意思是明显的。刘邦也不是省油的灯,对封萧的立场异常坚定,不惜得罪群臣,搬弄出一番“功狗”“功人”理论:你们有功只不过是猎狗之功,人家萧何是操纵猎狗的人,是功人,你们比什么比。他硬是将事态压平了。

  平心而论,萧何封侯也是无可非议的,后勤与战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后勤的作用往往决定战争的胜负。只不过在冷兵器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勇”是“力”。

  作为刘邦,他对萧何的所作所为之于刘家夺取天下的贡献和作用,无疑体会得比别人要深刻得多,但刘邦也未能好好总结,将之上升为战争理论,并以此来说服教育大家。

  如果仅仅是封侯的话,萧曹二人同为侯,我想应是无大碍的,但偏偏还要摆座次,谁前谁后的问题尽管刘邦拖了一年多,还是无可奈何地要提上议事日程。

  封侯之时,曹参是一致公认,萧何非议最多,按常情,曹参肯定以为我老曹当然要摆在面前,而且这种想法还带有普遍性,民主评议时,曹参果然得票最高,不用自己摆谱,众人纷纷推崇,弄成了刘邦最担心又在意料之中的局面。

  世事难料,正在刘邦大伤脑筋甚至难以驾驭局面的时候,有个叫鄂千秋的在刘邦最需要挠痒的时候和地方,及时地伸出了手,他奏曰:曹参固然战功卓著,但像老曹那样勇于作战的人不下几十上千,即使少他一个也不影响大局;而萧何的工作则是谁也不能替代的。所以,应该是萧在曹前。这番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知别人听后有何反应,反正刘邦是求之不得,他当即拍板,萧在曹前,不再复议,并且当场加封鄂千秋,给他封了个安平侯。鄂千秋也不知是喜是悲,虽封了侯,但也成了历史上不入流的马屁精之一。

  这场萧曹列位之争,老曹显然跌了面子,而且心理上可能还毫无准备,因而失衡感无疑是强烈的,不满也肯定是有的,史书上只记载萧曹“有隙”,虽无细节,但两人关系至此疏远却是事实,其中因素,大家都是明白的。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不妨来掰扯掰扯。

  论功行赏,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要看一个时机。阶段性的论功行赏与最终的论功行赏,绝对不是一码事。

  这一点,作为老奸巨猾的刘邦门清。

  给后世的感觉,刘邦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泼皮无赖,其实,从他建立汉朝后,论功行赏这件事来看,刘邦不愧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为人民谋天下的精英们尚且如此,汉初那些功臣们岂能淡定得了哦。

  论功行赏这事,并不比夺取天下的事小。项羽之所以最终失败,就是因为分封一事没处理好,给刘邦创造了机会。

  刘邦的分封,可以从三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刘邦为了与项羽争夺天下,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以及对有军功的将军和臣属随时封赏。

  第二阶段,刘邦登基前后的封赏。这其中包括对异姓诸侯王的分封及改封,立皇后及太子,封赏群臣及将军们。

  毫无疑问,这一阶段,大将军韩信得到的封赏最高。本来齐王就够高的了,再迁徙为楚王,无人可比。这尽管是刘邦登基前的事,是出于无奈的妥协,但不可否认,韩信的地位是最高的。

  刘邦登基后,经过一年多的争执,最终以萧何的功劳为最显赫,封他为酂侯,给与的食邑也最多。

  说是这么说,但与韩信的齐王、楚王相比,这能算啥呢?就是与其他异姓诸侯王相比,萧何仅仅是侯爵,哪能比得了王爵呢?

  萧何所得最多,只是相比于未得王爵之人而言罢了。

  对于张良,刘邦的意思很明确,委屈你一下,就不给你封王了,我把韩信从齐国弄走,封给你齐地三万户,随便由你挑选吧。

  如果齐地就三万户的话,还需要选择吗?齐地可远不止三万户,可见韩信原来的齐王该有多么牛逼哦!

  将军们不管多么牛逼,但还没有人敢跟大将军韩信掰扯。刘邦分封张良三万户,因为张良十分低调,不敢接受三万户封赏,只请求封在留(今江苏沛县)足矣。

  张良这么低的姿态,将军们自然不好说三道四。

  对于萧何的封赏,将军们就不淡定了,表现出很不服气的架势。刘邦就以“人狗论”的大道理说服众人,并以萧何举家跟随闹革命为例,暂时堵住了众人之口。

  这个阶段,仅仅是对以前功绩的赏赐,是暂时的,是一次性的。

  第三阶段,排定座次,这直接关系到将来在汉朝中央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刘邦那些属下在取得天下后,除了张良,没有一人想回家种地,想的都是如何继续升官发财。

  大家都清楚,排定座次,还不同于简单的论功行赏,是为将来安排在中央机构中的官职做准备。

  将军们的意图也很明白,这时候再不挣,如果把第一这个座次再给萧何,他们就彻底成了打酱油的了哈。

  将军们不能与韩信比,张良自己很低调,也没有必要去鼓捣他,只能拿萧何说事。

  韩信、张良不去争这个第一,那么,将军们就有文章可做了。

  将军们也不都是大老粗,都清楚第一的资格自己是没有的,但可以把曹参推出来。

  如果曹参排在了第一,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挣第二、第三。

  将军们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曹参身被七十创”,你萧何身上有吗?

  如果七十创排在第一,自然六十创就可以挣第二,五十创就可以挣第三,这多好啊!

  都清楚,“萧规曹随”,萧何之后,曹参做了丞相。这就说明曹参也是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的人物。

  曹参做了丞相,萧何继续做他的后勤部长,其他将军们就有话可说了,弄个部长、副部就没啥问题。

  这就是将军们力主曹参排位第一的根本原因。

  豹眼认为,萧何筹备粮草和兵源,的确功劳很大,但还到不了第一的地位。

  刘邦确定韩信、张良、萧何为汉初三大功臣,的确是公允的,但要说萧何居功第一,那就是对韩信、张良的不公。萧何没有足够的资格,位居韩信、张良之上。

  将军们冲锋陷阵,不能跟韩信、张良去挣,但完全可以与萧何挣一挣。

  在之前,为了争功,将军们日夜不停。刘邦在洛阳南宫的桥上看到将军们整日夜地议论纷纷,十分担心。

  刘邦问:“他们在说啥呢?”

  张良说:“您还不清楚吗?他们在谋反哦。”

  这把刘邦吓得不轻,还是张良出了一计,建议刘邦先封赏了他的仇人雍齿,才把将军们暂时安顿了下来。

  为了评定座次之事,将军们又开始闹事,而且把曹参推出来说事,这令刘邦很难堪。

  第一,曹参的确军功最多;

  第二,曹参的确也有能力;

  第三,前期的封赏的确不很公允,委屈了将军们。

  这就是说,就刘邦自己也觉得多封赏了萧何,没有足够的理由再让萧何位列第一。

  尽管刘邦认为萧何没有足够的资格位居第一,但他还是想把第一的位子给萧何。

  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韩信“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同样也适合所有的将军们。韩信临死才明白,可刘邦早就明白了这个理。

  这已经不是打天下的时候,需要将军们继续冲锋陷阵,不给与足够的封赏,他们就不会卖力。

  现在是坐天下的时候,谁更适合帮助刘氏宗族坐稳江山,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把第一的位子给了曹参,下一步安排谁做丞相哦?第一的位子可不是虚名,是有相应职位的。

  将军们之所以去挣,为得也是这个。

  曹参不说自己不够格,萧何也不说自己没有这个资格,刘邦为难了。

  说到底,曹参、萧何也在挣。

  这时候,关内侯鄂千秋就站出来了。

  就汉初那个阵势,一个小小的关内侯算得了啥呢?

  但他说的话,刘邦愿意听哦。

  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於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鄂千秋一番议论,正中刘邦下怀,于是就定了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最后萧何做了丞相,萧何之后,曹参接任。

  这就是套路,一切都在刘邦掌握之中,挣一下是必要的,但核心利益是挣不来的。

  论功行赏是普世的理念,但千万不要认为,出了大力就理所当然该得到大的封赏。

  如果再去挣,那就是自掘坟墓。像韩信之流,不挣也是挣,卸磨杀驴也是常用的招数。

  任何时候都不要认为自己出力最大,功劳最多,得到的赏赐也该最大。

  保持低调永远没有过错。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打仗看似将军用兵

  实质在拼后勤保障

  刘氏领兵与项氏相互攻伐

  刘氏方

  粮草源源不断

  兵员补足无忧

  士气依然高昂

  刘氏虽常败于项氏

  但刘氏有萧何经营的大后方

  稳如泰山

  补济及时

  军队虽败

  然很快恢复战斗力

  项氏连战连胜

  却忽略后方经营

  每战必有大量消耗

  表面每战必胜

  实质消尽了战争资源

  最后垓下之战

  项氏输光底裤?

  含恨自尽

  由此考量

  萧何无亏于第一功臣的称号

  #凌远长著#

  打败了项羽之后,刘邦建立了大汉,成为金字塔顶尖上的人。

  有一天,刘邦邀请大臣喝酒,酒至半酣,刘邦趁酒兴,向群臣问了一个问题:我刘邦能得到天下,为何项羽不能呢?

  大臣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这么说:皇上,您是真命天子,是上天注定的,皇位就该是您的,别人抢都抢不走!

  刘邦一听,都是拍马屁的,可这马屁拍的还挺舒服的。

  刘邦又说话了:“说我是真命天子不假,但我能有今天,有三个人功劳最大?大家知道是谁吗?”

  大臣左顾右盼,窃窃私语,有说张良的,有说韩信的,有说曹参的,还有说郦食其的!

  刘邦说的三个人,分别是张良、萧何和韩信。

  众大臣听了,纷纷点头称是,但内心却不以为然,不少人认为韩信功盖古今,应当入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当入选;可萧何,就是一个搞后勤的,凭啥入选啊?

  大家对萧何最为不服!

  后来有人私底下讨论,认为萧何是刘邦老乡,是最早跟着刘邦干的,所以刘邦才故意抬举他的!

  其实,刘邦选的这三人,大有深意,不是脑门子一拍,脑袋一热,就信口胡扯的!

  张良,代表着贵族,他是韩国人,他的爷爷任三朝宰相,爸爸任两朝宰相,他本来也是干宰相的料,可惜韩国被秦国灭了,他成了没落贵族。

  刘邦选张良,是为了安抚一众贵族的心。

  至于曹参!虽然战功赫赫,但比起韩信,还是略有不及,所以刘邦没选曹参。

  刘邦是个聪明人。

  如果我要说萧何比曹参的官更大,大家一定认为这是笑话。但是,翻开历史书一看,还真有这么一回事情。

  刘邦在沛县时,人家萧何就比曹参更大,更高一级。萧何是主吏,而曹参是主吏下的一个小官。

  后来,萧何曹参劝沛县县令让刘邦回来当反秦的指挥官。刘邦来了,沛县县令反悔。不开门,还要杀萧何曹参。这两人只得从天拥而降。逃出来了,跑到刘邦一方。刘邦飞书,怂恿沛县人杀了沛县县令。他们拥立刘邦为沛县老大。历史上叫刘邦为沛公,就是这么来的。看来,刘邦萧何曹参几乎与桃园三结义差不多。也就分不出高下了。

  对于刘邦而言,萧何一样的人才只有一个。曹参一样的人才却有无数个。比曹参强的也多,比曹参弱的更多。在刘邦大营里面,曹参这样的人才有如过江之鲫。不信你看看韩信,鲸布,彭越,周勃,灌婴,樊哙。

  但是,萧何这样的人才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萧何本人。举个例子来说,刘邦入咸阳,大家都去抢财物。只要萧何去收拾秦朝的图书档案。曹参去没有去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推测,曹参一定加入了抢钱大军的。这就说明萧何是唯一的战略性人才。而曹参也只不过是一个大将而已。

  曹参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功劳,关键问题是曹参跟对了领导。他的领导就是韩信。在楚汉时期,曹参一般是跟随韩信的。比如攻打齐国,韩信称王了,在王府办公掌管全局,曹参继续清除齐国的反抗势力。为韩信平定齐国立了大功。但是,因为有韩信在,曹参的光辉被黯淡无光了。

  曹参真正出彩的机会是作为齐国的丞相。在刘邦与北方陈希作战时,带兵帮助中央平定了北方之乱。鲸布叛乱时,曹参带三十余万齐兵,帮助刘邦平定了鲸布的叛乱。

  后来刘邦封诸侯时,大家看到的就是这两次大仗。再把曹参历来的攻城掠地加起来,成了身被七十余创。看上去比文弱书生萧何高大上了。曹参的功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萧何呢?没有上过战场,成天坐办公室。几年如一日不出关中。有什么功劳?萧何的功劳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他们认为曹参第一,萧何第二。

  刘邦认为,国之大事,在于戎与祀。打仗是打粮食和草料。没有吃的,打什么仗?没有祭品,怎么能祀?曹参拿得出粮食和草料吗?但是萧何拿得出,刘邦才会有粮食有士兵打仗。因此,国之大事的两个方面,萧何都占了。他比曹参就厉害多了。

  这一点,刘邦的认识深刻。他一听大臣说曹参第一,他很失望。当他听说鄂公说萧何第一。很高兴,认为还是有知音的。立即赞成。把萧何塑造成功臣第一的形象。曹参第二了。

  刘邦的这件事,不是简单的巧合,他是有深刻的政治背景的。标志着刘邦要下马任用文官治国了。萧何第一的政治意义,就在于此。曹参第二,其实就是需要武官转变思路,认真学习,积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与时俱进,成为治国人才。

  后来,曹参在齐国,请教治国大才盖公,学习为民为国之道,咨询治国方针。

  如此一来,曹参的命运就打不同了。而与他同列的大功臣们,已经死得差不多了。

  刘邦给萧何和曹参评功劳第一,看似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却关系着大汉的兴衰,因为刘邦在做一件关系着大汉后世国运的事情。因为当时大汉刚刚成立,前面秦始皇扫平六合一统天下,成为千古一帝。但非常奇怪的是,秦始皇仅仅死了一年,秦国就大乱。仅仅三年时间,强大的秦国就彻底灭亡。

  在将军们的眼里,萧何是“吃软饭”的人,曹参才是真正靠本事混出名堂的人,但是刘邦有“扬文抑武”的意图,所以在分赏问题上二者观点背道而驰。但归根结底,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当家人,他在关键时刻不会妥协,所以才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往萧何脸上贴金。刘邦的目的是什么呢?抬高文臣,贬谪武将。因为相比较文臣而言,武将才是社稷稳定的最大威胁,刘邦要时刻保持不能让他们太骄横跋扈了。

  刘邦于沛县起兵后,让萧何做了沛丞,负责后勤及行政诸事物。简单说,就是解决士兵们吃喝拉撒的问题、闲暇之余为刘邦出谋划策。如果把沛县比作一个微缩版的朝廷,那么刘邦是皇帝,萧何就是丞相。刘邦入关后得到汉王封号,随之暂入汉中蜇伏,萧何被封为丞相。当时刘邦辖汉中、巴、蜀三地,虽较偏远一些,但也是货真价实的诸侯王,所以这时的萧何也真正体会到了当丞相的充实感。楚汉战争开始后,刘邦逐鹿中原,萧何留守关中,看家护院。所以,在大汉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如果萧何也能称得上是英雄,那么他只能算是一位幕后英雄。

  刘邦登基后,功臣翘首以待分赏,萧何必然出来“凑热闹”,因此由幕后被挤到了前台。此时汉朝处草创阶段,百废待兴,刘邦更需要萧何大显身手,而那些武将们最好都能“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安享天伦之乐,尽管目前还没到时候,但需未雨绸缪。因此,刘邦在“论功封赏”的时候把萧何列为第一功臣。接下来,武将们一脸茫然,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抛头洒血的倒不受待见了呢?这样我们不服!而武将们虽然直肠子,但还不能让刘邦觉得太过“现实”,于是将挨过七十多刀的曹参抬了出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第一功臣。

  (曹参剧照)

  那么,武将们为什么要拿曹参同刘邦争理呢?其实并不是曹参功劳无人能及,而是他同萧何是同样的出身,二人曾经同为秦朝官吏,品级还相当。如果单论战功,攀哙、周勃等人也不比曹参逊色多少,尤其是樊哙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数次救刘邦于危难之中。所以,武将此举等于是“将了刘邦一军”,看他如何将一碗水端平。接下来,刘邦有些急眼,于是气急败坏地抛出了一个“功人功狗论。”意思是把武将比作猎狗,把萧何比作猎人,没有猎人的指点,猎狗就找不到猎物。最终,萧何是功人,武将们为功狗。

  刘邦此话一出,语惊四座,武将们顿时哑口无言。倒不是因为刘邦的话在理,而是对刘邦的“耍流氓”无语。道理很简单,萧何什么时候做过猎人?要说这个“猎人”轮到刘邦自己或张良、韩信等人来当,怎么也不可能轮到萧何头上呀!至始至终,萧何不过是刘邦的一个保姆罢了。所以,武将们不再去和刘邦理论,但内心还是愤愤不平。如此僵持下去,刘邦明显有些下不了台。不过,解围人马上就出现了。

  为刘邦解围的人叫鄂千秋,这家伙很善于见风使舵。鄂千秋说:曹参攻城掠地,不过偶尔为之,又不是成天去战场拼命,反观四年楚汉战争,萧何可是一直为前线借给粮秣,增补兵源,如果没有萧何,陛下早被赶回了关中,而陛下并不缺少像曹参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即便得到了也不见得靠他能统一天下,但失去萧丞相,立马玩完。

  鄂老汉说的对吗?其实只对了一半。首先,不可否认萧何在粮秣供应上功不可没,但没有萧何还会有别的“何”,地方球还会照转;其次,萧何只给刘邦提供过少量的老弱病残,真正给刘邦“补窟窿”的人是韩信,据史书记载,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从韩信军营夺走的士卒有近百万之众。鄂千秋的一番话明显起到了作用,再争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弄不好惹怒刘邦,将来有穿不完的小鞋。而鄂千秋也没白呼,刘邦一高兴,又给他追加了二千户的食邑。

  (萧何剧照)

  秦汉之际,丞相有很大的实权,地位仅次于君王,而且分管的事物还多,如同皇帝的一个大管家。如此,刘邦抬高萧何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给萧何在武将面前立威,如果让曹参抢了风头,萧何日后会受制于人,甚至遭到武将们的轻视、掣肘。所以,说白了,刘邦并不看重那几千户的食邑,而是在玩一种平衡术。最终,刘邦将萧何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封曹参为平阳侯,食邑一万六百三十户。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其他看法!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颖颖女装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