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汇海服装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富有哲理的诗,你最喜欢哪首?

作者:颖颖女装网
文章来源:本站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用这句诗来形容今日之青年,一点不为过。看似日落残阳,其实霞光炫彩,充满生机!

  这句诗字字珠玑,每每读来都觉满口留耳。仿佛看到了一个风流倜傥、桀骜不驯、英姿飒爽的青年在向我走来!一个匆匆过客,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缈缈......

  此句中,鸟是有生命的,而天空和云霞则是无生命的。诗人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描绘了一幅色彩协调、动静搭配的彩色图画。在辽阔而浩渺的景色背景下,孤鹜和秋水看起来比较远,诗中将“远”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把孤鹜所在的地方向着极限推演,那里正有落霞,把秋水延伸的长度向着极限推演,那里正是天空。

  晚霞长空亘古常存,而孤鹜则只是一个匆匆过客,给人一种永恒和短暂的感触。“孤”鹜与“落”霞齐飞,一只“孤”鹜,缘何而孤?飞向那里?……令人顿生情思。“秋水共长天一色”,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缈缈,那里是王勃的心绪所在?那里景色又如何?……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大自然是充满诗意的。不论旭日升、明月出、落霞红、潮汐起,抑或姹紫嫣红百花开,鸟兽为了生存而奔波。年青人在登高的旅途中只有不断从危机中寻求光明,从失落中学会自我欣赏,从平淡中发现亮点,才能将江景一览无遗!

  如果说那首诗赋有哲理可以说出很多,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尽管这首诗揭示了跳出局部,全面看问题,认识问题的哲理,但是,我觉的,此诗不是根本性的哲理诗,其内涵还较浅显。而,禅宗六祖慧能的诗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完全的哲理性诗了。有人会说,朋友你是不是信佛啊?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不信佛,但是,我喜欢这首诗。

  佛教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建立在对世界的认知,和人的渡劫和神行的修为中。只有人彻底摆脱了客观物质的桎梏,才能摆脱一切痛苦和磨难。也就是所为的四大皆空。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支脉。她是哲学对世界认知的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世间万物都是心的外像,只要休心,抛却一切干扰就可以净化心灵。

  我认为可以把慧能的偈诗作为自己净化心灵,内心修养的警句。可以不去追求永无休止的物欲,和无为的纷争,使自己心静下来。

  是的,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在临终前,让人在他的灵柩两侧挖两个洞,入殓时,将他的两手放在灵柩的挖好的洞外。他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两手空空,走的时候也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带走。

  禅宗的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可以使自己更好的修为,洁净物欲横流的心,更好的净化自己的灵魂。当然,我不信佛,喜欢这首偈诗只是一种冥想,洁净自己内心的方式。

  古今中外富有哲理的诗很多,我们能读到富有哲理的诗是很有限的,我最喜欢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富有哲理的诗,你最喜欢哪首?

  [说明]

  此诗为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游庐山时所作。

  庐山处于江西境内,其峰岭纵横交错,高低错落,连绵起伏,千沟万壑。

  [解释]

  

富有哲理的诗,你最喜欢哪首?

  题西林壁:把诗刻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处于庐山西麓。

  横向与纵向去看庐山,所得到的样子是完全不同的,这里的岭与峰应该指庐山的风貌形状。

  从远处、近处、高处与低处各个方位去看庐山,所得到的样子也是不同的。

  为什么看不出、得不到庐山完整的真样子呢?是因为观者身处于庐山的纵横交错的深处。

  一二两句是写景,三四两句是立意,是主题思想。

  [哲理]

  根据诗中最后一句,我们可想象出她的弦外之音,要想认识庐山的真正面貌,只有离开庐山深处,到庐山之外找准观察庐山最佳位置,全面了解庐山真实的样子。

  这首诗的深刻哲理是: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问题,要摆脱主观局限性,不能"以偏代全",学会全面看问题。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

  (注:以上回答仅代表个人观点)

  文字上,我向来喜欢简单干净立意明确的东西,对于哲理诗也基本遵循了这个审美标准,喜欢简约、清新、质朴型的。

  至于说“最”喜欢的诗,好像没有认真考量过。但是“喜欢”的是有的,既然题主并未限定古代诗还是现代诗,那就来说几首喜欢的现代哲理诗吧。

  你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掌中握无限,

  霎那成永恒。

  在最后一页

  书变得透明

  那些鱼游泳

  面色晴暗

  生活在渔具之间

  云出十里

  未及孤村

  1.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作者在这首诗中,运用极其浅显而朴实的语言,深刻地说明了两点哲理: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二、事无止境,希望达到更高的目标,就必须不畏艰难,勇于登攀。

  2.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3.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4.琴诗(宋 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

  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缺一不可。

  5..八阵图 (唐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

  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6.观书有感 (宋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7.论诗 (清 赵翼)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王典馥荐赏】杨万里《促织》

  借物寓理,含蓄蕴藉

  ——杨万里绝句《促织》探析

  四川/王典馥

  [精品屏风]

  促 织 杨万里

  一声能遣一人愁,

  终夕声声晓未休。

  不解缫丝替人织,

  强来出口促衣裘。

  [特色探析]

  历来吟咏蟋蟀的诗作佳篇颇多,如杜甫就写有这样一首《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描写做客被废之人的悲苦心情,凄楚哀婉。对一个满腹心事、彻夜无眠的人来说,它那一声连一声如泣如诉的唧唧啼叫是最容易牵动愁思悲绪的。

  而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这首《促织》诗,则别有兴寄,借蟋蟀之咏,道织妇之若,可称一首出意翻新之作。

  开头二句“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摹写促织的鸣声,偏重于人物的内心感受,重点落在一个“愁”字上。遣,有致使意思。“一声”、“一愁”写愁之切,“终夕”而“声声”写愁之深。

  第一句起得平,第二句承得缓 ,皆写促织之鸣,亦即反复在写愁的深切实在,难以排遣。“声声”这一叠字,表现主人公的主观感受,“愁”是全诗的诗眼所在。愁是人的愁,而愁又由声而起,作者把蟋蟀和听蟋蟀的人并写,互相体证,以突出“愁”这一主旨。

  蟋蟀的叫声是终夕不停,到晓未休,而第一声都使人愁思漫漫,那么,这位必愁的主人公是谁呢?又何以一愁如此呢?一、二句均未道明,作者只反复地写一个“愁”字,平起缓承,为下文铺设。

  经一抑再抑之后,三、四句方才陡转笔锋,一气道出愁之所由:“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缫丝,把蚕蔷浸在热水里抽丝;强,有强横、无理的意思。至此,我们才明白作者反复所道之“愁”,原是织妇的愁。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位辛劳操作的织妇,为生计所迫,她不得不如此终夕长夜地纺纱织布,即使这样,也不能纳足官税,不能饱中腹、暖寒体。满腹的辛酸悲苦,劳作的困顿艰难,本已使人不堪忍受,促织一声接一声的连绵不断的鸣叫,更增添了她的烦恼,加深了她的愁绪,所以她忍不住发出这样的埋怨:

  不能够替人纺纱织布,却只顾来开口催促人织衣制裘。这种毫无来由的嗔怪看似无理,实际上却最富情理,恰好表现出主人公内心无可奈何的哀怨,反映了生活的苦难在人的精神上的压抑是多么沉重。

  由此可知,这首《促织》诗的艺术特色有以下特色:

  一、含蓄蕴藉。

  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创作题材中,反映织妇的苦难是其传统题材。如:

  孟郊《织妇词》:“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于濆《辛苦行》:“窗下掷梭女,手织身无衣。”杜荀鹤《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些诗作都是直接从织妇们的苦难入手,客观地摹写,真切具体的辛劳艰难都尽寓于一个“愁”字当中,特别是《蚕妇》,对促织的怨怪,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她似满腔的积郁、怨愤再也抑制不住,一下子迸发出来,一吐为快,很有力度。比起孟郊等人的诗,杨万里这首《促织》显得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二、谐音双关。

  蟋蟀的鸣叫与人的织衣制裘本不相涉,本诗托物以伸意,由促织而及织妇,这一联想是通过谐音双完成的。促织,本是一个连绵词,作者却故意裂字析义,化用成“促人织衣”之间,一语双关,又把二字巧妙地安置在三、四句中,使人悄然莫觉,浑然天成。

  总之,全诗表面是句句写蟋蟀,实为句句写“促”与“织”,道织妇之苦而无一写明言,真正做到了“句中无其辞而句外有其意”。诗的三、四句是故设反嗔,一声声蟋蟀鸣叫竟成了蛮横催衣促裘的声音,把蟋蟀的鸣叫人格化了,出人意外又让人心领神会,具有一种不露声色的诮皮、幽默诗风,真正体现了诚斋诗“通录活脱”的特点。

  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我始终喜欢。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富有哲理的诗,你最喜欢哪首?

  这首诗的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若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这里的方塘:又称半亩塘,是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这首诗不仅韵律优美,使人禁不住浮想联翩:那就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还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可以想像,自己走到方塘前,望着清澈明朗的活水,天光云影映入塘中,忽而移动,层层荡漾,犹如仙人的影子在其中徘徊,可想而知那是怎样的一种意境,我想大概仙境也莫过如此吧。

  这里的“鉴”有很多说法,有的说是指盛水的器物,或许应该是一种青铜大盆吧。也有学者认为“鉴”是镜子,可以映照万物,可以明澈照人。

  “天光”应该是说天的光彩和云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颤动,犹如人在徘徊。我总喜欢把她想像成“仙人”在其中徘徊,留下的层层涟漪。嘿嘿。

  这里的“渠”也是一种比喻,就是代指方塘里的水。

  总之,这些都是景物描写。

  言归正传,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一定要探讨作者的原委哦。

  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诗,实际上是写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这首诗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对莘莘学子的浓浓希冀。

  读书需要追求新知,诗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这样才能达到日新月异的进步。学子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能使自己的心清澈如方塘之水。池水清澈便能映照出天上云影,恰如人经常开卷阅读便能焕发神采,亦如烛照万物。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

  实际上,这是诗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这是一首脍炙人心的诗,诗中所表现的读书有所领悟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愉悦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也是一种自得自在的境界。

  这是一首极其富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以,这首诗成了万千学子的座右铭,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能激励人心,让人莫忘初衷,懂得进取,时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谢谢!??

  与前几位答主不谋而合,我最喜欢的富有哲理的诗歌也是首推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原因不只是在于文学造诣与诗词意境方面,这首诗的前两句类似绘画的白描手法,平实真切。后两句直舒胸臆,把诗人的感悟顺理道来,同样也是那么平实真切。

  相比较唐代豪放不羁的大诗人李白,同是写庐山的诗歌,李白写得天真浪漫,脑洞大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而东坡先生风格上虽也属于豪放派,但他写的这首诗,朴实无华,却又内省深刻。如同一部摄像机,把景色如实的呈现出来,用不加雕琢的画面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思考和感悟。

  另外,从哲学角度来说,这涉及到主体与客体,个体与万物,存在与思考??等等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触及了"我是谁""我从哪来 要到哪去"的西方现代哲学的根本问题。

  再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来说,东坡居士的这首诗极具禅意!说它是首禅诗也不为过。因为唐宋以来,中国文化界受佛教思想影响极大,尤其佛教里的禅宗更是滋润启迪了唐宋的很多知识分子,东坡居士的佛法造诣极深,这方面并不亚于其文学成就。

  禅宗的修为追求的〖明心见性〗,而人们从无始劫来的轮回中迷失了自我的真如本性。不识本来的真我,以四大假合身体认为是"我",从外界六尘为真实境,佛教称之为【无明】。所以东坡先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面说的是山,实质上指的是人身心的真实本质。此诗真的是另有一番深意。

  在哲理诗中,我最喜欢的是唐朝无尽藏比丘尼的《悟道诗》:

  全诗描述主人公虽历经千辛万苦,寻春而不得,最后却又偶然得到的经过,借以说明悟道的经历。前两句从时间 空间两个方面写寻春之事尽日言历时久,踏遍言行程广,第三句一个“笑”字表现了诗人的顿悟,有柳暗花明之妙,末句已十分更写出梅花的烂漫 春色的浓烈。

  这位尼师到处寻春,见出证道之艰苦,但虽“芒鞋踏遍陇头云”,仍然一无所获,归来(喻指走向内心)后才发现,原来春天就在自己身边。没有一颗能够感知春天的心,那是到任何地方也都无济于事的。她的领悟就是“道不远人”,不能“道在迩而求诸远”,显然是参禅有得之言。正所谓"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作者描绘这一寻春的过程,意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所以,一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越是执着不放,就越发南辕北辙。要善于变换思维角度,这样才能体悟到其中的禅机妙理。

  禅宗和尚说法,常常用言行或事物来暗示教义的机理,叫作禅机。这首诗就出自一个尼姑之手,她就是用了这种方法进行表述。诗中寓有一种意蕴,一种禅机。

  富有哲理的诗句,大家比较熟悉的有:

  1.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4.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5.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而我最喜欢的哲理诗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明白如话,但所蕴含的哲理却非常深刻。开头两句是写庐山的面貌和特征,山岭山峰纵横交错,你站的角度与位置不同,庐山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就完全不一样。后两句点明主题,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是因为你站在了山的最深处,因此看不清庐山的全貌。这就告诉了我们看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看问题,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多角度全面地去看,不能从某一方面就对该问题或该事物下结论,更不能以偏概全。只有从各方面把所有问题都看清了都弄明白了,才能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颖颖女装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