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汇海服装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狸猫换太子这件事?

作者:颖颖女装网
文章来源:本站

  狸猫真的换了太子吗?这不是史实,只是民间谣传。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历代戏剧、小说、评书很多,所以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这个故事说,宋真宗第一个皇后去世后,刘妃和李妃几乎同时怀孕,为争当皇后,刘妃与太监合谋,在李妃分娩时,背走了刚生下的儿子,替代为一个剥皮的死狸猫,刘妃还让宫女勒死孩子。

  宋真宗因李妃生下妖物,就把她打入了冷宫,刘妃因此当上了皇后。

  当时,受命勒死孩子的宫女不忍心,便把孩子交给了太监陈琳,陈琳又辗转送给八王爷赵德芳抚养。

  刘皇后的儿子后来夭折,宋真宗便将八王爷的儿子,也就是那个被换走的孩子,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收为养子,不久立为太子。

  太子长大后,刘皇后慢慢知道了太子就是当年自己抱走的李妃儿子,有一次,太子与李妃相见,刘皇后吓得半死,为了掩盖自己的阴谋,刘皇后在宋真宗面前说李妃坏话,使宋真宗将李妃赐死。

  太监们又设法救出李妃,找到包拯,包拯经过深入侦查,破获了这一惊天大案,最终以刘皇后自缢、李妃与已登上皇位的宋仁宗母子大团圆为结局。

  这个故事一看就是假的,一个最简单的证据,就是时间,宋仁宗1022年继位为皇帝,而这一年,包拯才23岁,还没中进士,还没进入仕途,一个布衣书生是不可能审理这么一桩要案大案的,仅凭这一点,就证明了这个故事的子虚乌。

  当然,这个故事也借助了一些历史事实,如宋仁宗的确不是刘皇后所生,他的母亲也的确是李妃,宋仁宗也的确曾为自己的身世而大动干戈。

  根据《宋史》的记载,宋真宗原配郭皇后去世后,便以最宠爱的刘妃为皇后。宋真宗与刘皇后未生子,在刘皇后的周旋下,宋真宗与一李姓宫女生下一子,后由刘皇后抚养成人,他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宋真宗去世,13岁的宋仁宗继位,因为皇帝年少,故遗诏封刘皇后为皇太后,让她代理国家大事。刘太后垂帘听政11年,临终前还政于宋仁宗。

  刘太后理政期间,刘太后颇能善待宋仁宗生母李氏,把她由宫女晋升为宸妃,死后按皇后规格厚葬。

  1033年,刘太后去世,宋仁宗亲政。有人在宋仁宗面前说起了他的身世之谜,还说他的生母是刘后毒死的。宋仁宗大怒,情急之下,快马加鞭赶到停放母亲李妃灵柩的奉先寺,开棺验尸,但揭开棺木一看,母亲面容完好,栩栩如生,显然不是意外死亡。

  后来,宋仁宗还了解到一些刘后对自己和生母的好,为自己的鲁莽后悔不迭。

  如今,许多人偏爱看悬疑类、破案类的电视剧、小说等。因此,古代的案件也被改编为各式各样的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系列、包青天系列等收视率颇高。虽说这些影剧与事实颇有出入,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为人津津乐道的奇案故事。最让人们熟知的便是狸猫换太子一案,那么此案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这一案兴许是涉及到了普通人所接触不到的皇家肮脏事,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成为影视剧的“宠儿”。这一案出自《三侠五义》的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这故事写宋真宗时,皇后去世,皇帝膝下无子,这时刘妃和李妃同时怀孕,在嫡长子继承制下,这意味着先生下的男孩必是太子,母凭子贵,其中一人便加大了登上后位的可能性。刘妃心生恶毒之意,与太监合谋郭槐合谋,买通李妃的接生婆,将李妃的孩子换成一只剥去皮毛血淋淋的狸猫,真宗见此又怒又怕,将李妃贬入冷宫。

  刘妃派宫女寇珠勒死被换出的男孩,可寇珠心生不忍,暗中将男孩送了出去,辗转送到八贤王处,而刘妃生下的“太子”长至六岁不幸夭折,再无男嗣的宋神宗就将八贤王的义子、也就是他的亲生儿子立为太子。一日,太子不知怎么回事就走到了冷宫,碰见了李妃,大抵出于血缘上的联系、母子天性,两人有所触动泪如雨下。刘妃知晓后,疑心当时寇珠并没有杀死男孩,剥开寇珠的衣服严刑拷打,寇珠触阶而死。

  刘妃有所怀疑,为了彻底斩断可能性,向宋真宗吹枕边风进谗言,诱使真宗下旨赐死李妃。而李妃在一干人帮助下侥幸逃命,落魄潦倒,正好遇见了正在放粮食的包拯。包拯得知实情后,安排李妃进宫和已是皇帝的儿子见面、说明真相。包拯又设计让郭槐说出真相,刘氏自知大势已去自尽而亡。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案件落下了帷幕。可这帷幕下,仍藏着一宗宗谜团。依据史料显示,狸猫换太子案件审理是在明道二年(1033),这时包拯才中进士不久。但由于包拯的父母年事已高,孝道至上,他一直辞官不任,在家侍奉双亲。直到景祐三年(1036),包拯才出来做官,这时包拯并没有能力去审理这样的案件。一如“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所说,包拯为人中正、断案如神,人们敬仰包拯,便将这样一件出名的事冠在包拯头上。

  不过,宋仁宗的确不是刘后所生,他的母亲也确实姓李,出生时经过宋真宗同意才由未能生育的刘氏和杨淑妃一起抚养。宋仁宗幼年登基,不能理政,刘德妃以太后的名义垂帘听政,权倾朝野,朝廷无人敢说出事实,宋仁宗也不知道先皇嫔妃中的顺容李氏是自己的生母。

  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逝世,宋仁宗才得知自己的身世,号恸顿毁,连日不视朝,下哀痛之诏自责。此时的宋仁宗不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且听说自己的生母竟死于非命,他执意要打开棺木查验真相。当棺木打开,只见以水银浸泡、尸身不坏的李妃安详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饰华丽,赵祯这才叹道:“人言岂能信?”

  其实,李氏是在临死时才被封为宸妃的。刘太后在李氏死后,最初是想秘而不宣,准备以一般宫人礼仪举办丧事。但宰相吕夷简力劝刘太后: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李妃。刘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高规格为李宸妃发丧。生母虽然厚葬,但却未能冲淡宋仁宗对生母李氏的愧疚和怀念,他一定要让自己的母亲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

  经过朝野上下一番争论后,最终将宋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于太庙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庙供奉刘氏、李氏的排位。刘氏被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李氏被追谥为庄懿皇太后。

  所谓“惊天奇案”,在这里是一种文学的加工,惊的是人性的扭曲,奇的是兜兜转转是你的终究是你的。在历史中,还有很多惊天奇案值得挖掘与深思,但务必分清历史与民间故事。

  这肯定不能是真的

  狸猫换太子,这只是小说桥段。

  宋仁宗的亲妈确实不是刘娥,他也确实是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自己的亲妈是李宸妃,直到刘娥去世,他才是知道真相。按着《宋史》记载:后章献太后崩,燕王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然后,宋仁宗很震惊,下诏尊李宸妃为皇太后,谥号壮懿。

  宋仁宗怎么从李宸妃的儿子变成刘娥的儿子的呢?其实,事情没有很复杂。本来,李氏就是刘娥的侍女。后来,李氏被宋真宗临幸,正好怀上了孩子。宋真宗比较真爱刘娥,他就跟刘娥计划借腹生子。顺便,借机会把刘娥的分位往上提提。所以,这孩子生下来之后,对外一直都是说刘娥的。刘娥提升为了德妃,李氏封为崇阳县君。李氏在这事情上,她跟刘娥显然达成默契的。

  李氏也没小说编得那么惨。第一儿子儿子被刘娥领走了,她之后又生了一个公主,她晋封为才人。刘娥做皇后的时候,她被进封为了婉仪。刘娥当太后了,她晋李婉仪为顺容,还命刘美、张怀德访其亲属,其弟李用和,补三班奉职。刘娥对李宸妃也没有刻意迫害。明道元年(1032年),李氏病重,刘娥遣太医视望,然后晋升她为宸妃。

  后来,李宸妃病死了。刘娥给她下葬用的规格也高,可说是标准的厚葬了。这事情,后来宋仁宗听了燕王的话,很震惊嘛。加尊了李宸妃之后,他去洪福院给亲妈换棺椁,发现李宸妃的遗体用水银做了防腐,衣着如皇后。宋仁宗自己说,“人言岂能信?”

  李宸妃真不是被刘娥害死的,单纯寿终正寝。

  《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本来就荒唐,放在赵德芳身上则更荒唐。故事是说宋真宗李宸妃生了一个太子,被刘妃串通太监郭槐用狸猫换出,反诬李妃生了妖怪,李妃因此被打入冷宫。后来太子被人救出送到八贤王府,以后长大成人当了皇帝(宋仁宗)。此时李妃早已逃出冷宫,流落民间。包拯放粮路遇李妃,回报八贤王,共同审讯郭槐,弄清真相,奏明仁宗,仁宗下诏迎回李妃,处死郭槐,贬了刘妃。实际历史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仁宗确为李氏所生,但当时李氏还不是妃子,而是一个宫人。仁宗出生后,便被刘后收为己子,直到长大当了皇帝,还不知道真情。仁宗即位后,刘后以皇太后身分听政,李氏虽已提升为妃,但也更不敢谈出此事,“妃默处先朝嫔御中,末尝自异。人畏太后,亦无敢言者,终太后世,帝(仁宗)不自知所出也”。直到1032年李妃死去,次年刘后亦死去以后,仁宗“左右有以(李)宸妃事闻者,帝始知为宸妃所生。”这里既沒有狸猫换太子的事,也没有李妃、刘后先后被贬的事。这件事不但与已经死去五十多年的赵德芳无瓜葛,也与包拯无关。《狸猫换太子》只是民间戏剧和故事的传说,而故事则来原于仁宗的生母那段真实的宫廷历史。

  有一个叫刘娥的女子很受宋真宗宠爱,她不仅年轻貌美,而且很是聪慧,可以协助宋真宗处理一些政务。宋真宗才能并不出众,且好大喜功,有种说法:就是他拉低了“泰山封禅”的层次,后世帝王才不再向往这项盛事。这么一个既貌美如花,又聪明能干的奇女子自然很受宋真宗青睐。正巧郭皇后病逝,立后的第一人选就是刘娥,这也是宋真宗努力的结果。寇准、王旦、王安仁等朝廷重臣却坚决反对,理由是刘娥出身太差,不能母仪天下。

  是什么样的出身,使贤惠精明的刘娥遭到寇准等名臣的一致阻挠呢?刘娥出身很不错的,将门世家,但年幼时父母双亡,做了歌女。姥姥家又比较势利,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把她许配给了一个银匠。后来丈夫龚美行情不好,打算把刘娥卖了换钱,刘娥才有幸结识了当时的王爷赵恒,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其实宋代虽然经济很发达,但对女性的束缚却是很重的。“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些理论在北宋初年虽然还没形成,但也是有社会根基的,任何理论是不会由空想催生的。刘娥有过丈夫的身份,成为了继任皇后最大的障碍。宋真宗和刘娥商量下,决定利用皇子手段增加刘娥筹码。很尴尬的是刘娥偏偏一直没有产下皇子,迫于无奈,只能“借腹生子”了。

  刘娥有个侍女李氏,身世很可怜,父亲病故,母亲改嫁,年纪轻轻做了尼姑。一次刘娥上香时,结识了李氏,觉得她和自己同病相怜,就带回宫做了侍女。宋真宗临幸了侍女李氏,不久后生下了一个皇子,对外声称是刘娥生的龙脉。“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公羊传》很好阐述了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双向的。

  由于皇子赵受益,刘娥成为了皇后,但她也成就了一代明君宋仁宗。不是刘娥做靠山,侍女生下的赵受益是不可能即位的。除了历代雄才伟略的开国之君,宋仁宗绝对是前三的存在,和汉文帝、明孝宗一样,后世评价极佳。相传,一次宋仁宗出行,回到宫中就让爱妃倒茶,连呼口渴。爱妃问他“为什么不在路上说,让侍女取水呢”?宋仁宗不在意的笑了笑,说到:“我注意到了她们没带水壶,我说口渴,她们会因粗心受罚的”。

  宋仁宗就是这样的宽仁,他的这一优点在治国中也有体现。她的宠妃张氏为父亲讨官,他答应了。结果被御史包拯发现了,包拯拽着宋仁宗的衣服,大声指责他的过失。口水喷了宋仁宗一脸,仁宗一边擦脸上的口水,一边接受包拯和一群谏官的指责。事后包拯不仅没有受罚,宋仁宗还放弃了提拔岳父的决定。

  可以说,每个成名的谏官廉吏,背后都有一位贤明的君主,包拯的传奇少不了宋仁宗的宽仁。宋仁宗的治理下,政治清明,范仲淹、欧阳修、韩琦等名臣应运而生,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史称“仁宗盛治”。

  宋仁宗即位时才十三岁,刘娥垂帘听政,太后病逝后,他才亲自治国。刘娥以生母的名义抚养他,仁宗叫她大娘娘,刘娥好姐妹杨氏,仁宗叫她二娘娘。刘娥对年幼的仁宗很苛刻,要求他勤修治国之道,仁宗一旦胡闹就教训他。杨氏会偷偷给仁宗送吃的,在他伤心时安慰他。宋仁宗因此很害怕大娘娘,喜欢二娘娘。晚年宋真宗病重,没有尽到半点父亲责任,正是两个娘娘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培养了勤政爱民的宋仁宗。

  刘娥病逝后,赵元俨告诉他了真相:他是李氏的儿子,刘娥不是他的亲生母亲。这一消息对于仁宗来说如此突然,宋仁宗追封了生母李氏为太后,也对刘娥产生了怨念。盛怒之下的宋仁宗很怀疑生母,是大娘娘刘娥害死的。亲自去李氏棺木处开棺验尸,但棺木打开后的景象使所有人都惊呆了。

  李氏衣着华丽,尸身完好的保存在水银之中,神态如此安详。刘娥善待李氏显而易见,宋仁宗感叹道:“大娘娘所作所为自在人心”,并且十分愧疚自己猜忌刘娥。温和的宋仁宗一反常态,在宋廷之上据理力争,同时追封刘娥和李氏共入太庙,追封皇太后。

  刘娥抱养李氏皇子也在后世演变成了故事,说:刘娥把李氏皇子换成狸猫,诬陷她产下妖物,后来包拯还追查此案。也就是脍炙人口的“狸猫换太子”,其实刘娥是善待了李氏的,并把宋仁宗培养成了一代贤君,包拯也是因仁宗的存在,才有了施展抱负的平台。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善始易,善终难,唐太宗李世民晚年都痴迷寻求灵丹妙药,宋仁宗却是个例外。一次,有人向宋仁宗进献了一批美女,他很中意。谏官王素劝谏他不要沉迷女色,宋仁宗听完一边抹泪,一边下令派人送她们出宫。王素见到皇帝这样也不好意思了,告诉仁宗:不用如此着急。宋仁宗的回答是,日久生情,别离更苦,仁爱勤政就是仁宗最好的写照。

  在宋仁宗治理下,北宋国力蒸蒸日上,欧阳修、范仲淹、包拯、韩琦等名臣层出不穷。而宋仁宗人格培养方面,刘娥的严苛和杨氏的慈爱相得益彰,她们共同成就了一代贤君。可“狸猫换太子”广泛流传,刘娥成了千古妒妇,这对于她是不公平的。

  参考资料:

  《宋史.本纪第九》、《龙川别志》、《狸猫换太子》、《东轩笔录》

  本文系头条号汉史钩沉原创首发,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历史趣闻~

  说到“真宗章献明肃刘皇后”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是如果说到“狸猫换太子”里边的刘皇后,相信很多朋友就会恨得牙根痒痒了——这个刘皇后不仅狭隘嫉妒、残害忠良,甚至还想夺取赵宋皇帝的江山!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刘皇后到底是怎样的人呢?“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有没有历史依据?国史君(国史通论)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出处

  京剧《狸猫换太子》

  《狸猫换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的一个文学故事,作者石玉昆是清朝嘉庆年间著名的“子弟书”(一种由清朝八旗子弟发明的讲唱文学)说唱人。书中第一回讲的便是“狸猫换太子”,在了解这个故事的真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故事梗概: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的第一任皇后章穆皇后郭氏去世后,刘妃为了夺取正宫皇后的位置而用剥皮的狸猫调换了李宸妃所生的男婴。事后刘妃如愿被封为皇后,他的儿子也被立为太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而太子的亲生母亲,即李妃,却被打入冷宫,最终又在刘皇后的陷害下流落民间。多亏包拯出手相救才得以与已经即位的儿子相聚,自知东窗事发的刘太后因而自尽身亡,包拯也因为在这件事中立下功劳而被宋仁宗擢升为宰相。

  历史事实

  刘太后画像

  我们再来看一下“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否符合历史事实。《三侠五义》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虽然是小说,但它却有一定的历史根据。在历史上的确有“狸猫换太子”故事中的一些相关人物,但文学作品当然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的区别。根据《宋史》的记载,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宋仁宗的亲生母亲李氏本来是侍奉刘德妃的宫女,在被宋真宗临幸之后生下皇子赵受益。而赵受益自出生之前就已经被当成了刘德妃的儿子。这一点非常重要——即宋真宗对赵受益的身世非常清楚,刘德妃之所以能够认养这个儿子,也是宋真宗本人一手撺掇的——早在赵受益出生三个月之前,宋真宗就已经对外宣布刘德妃怀孕的消息了。

  赵受益在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被立为太子,并改名赵祯,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后即位为帝,是为宋仁宗。由于宋仁宗即位时只有十三岁,所以一直是刘太后垂帘听政。刘太后终生也没有给赵祯说过他的身世,知情的宫女、大臣等等当然也没有胆量把实情说出来,所以,直到刘太后去世之后,才有知情人告诉宋仁宗,说他乃李宸妃所生,并说李宸妃其实是死于非命(有野史记载这位知情人就是宋太宗的第八子——“八大王”赵元俨)。

  宋仁宗赵祯

  这对宋仁宗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难道那位养育自己二十三年的刘太后竟然是害死自己亲生母亲的仇人?!经过多方询问之后,宋仁宗确认了刚刚亡故一年的李宸妃确实是自己的生母,但为了弄清楚李宸妃到底是怎么死的,宋仁宗决定开棺验尸。结果没想到,李宸妃的遗体由于有水银的保护而栩栩如生,完全没有被人谋杀的痕迹,而更令人吃惊的是李宸妃居然是穿着皇后的冠服入殓的。这也正说明,刘太后之前不仅没有迫害李宸妃,反而对她非常照顾,甚至突破礼法的约束,以皇后之礼给她下葬。

  得知真相的宋仁宗既对终生没能与生母相认而悔恨,同时对刘太后也是又爱又恨,毕竟是她割断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联系,但除此之外她又真的是一位好母亲、好太后。所以,宋仁宗 “诏中外勿辄言皇太后垂帘日事”,意思是不允许任何人再讨论皇太后垂帘听政之事,因为,任何风言风语都可能对她带来名誉上的伤害。真是的历史故事到这里基本上就结束了,即历史上并没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却真的有“仁宗认母”一事。

  “仁宗认母”与包拯的关系

  包拯画像

  我们再来看“仁宗认母”的故事和包拯的关系。《三侠五义》中写到李宸妃因为刘皇后的陷害而被宋真宗赐死,她又在太监秦凤的帮助下逃到了陈州。无依无靠的李宸妃在陈州只能靠乞食而生,而正在此时,她遇见了包拯,并在包拯的帮助下进宫与宋仁宗母子相认。但在真实历史上包拯在刘太后去世前后才中进士,但也没有出来做官,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包拯首次做官担任天长知县的时候,事情早已真相大白三年之久了,况且一个小小的知县,根本就没有处理这种大案的机会。所以,“仁宗认母”事件完全与包拯无关。

  历史上真实的刘太后

  在“仁宗认母”事件中,提出“借腹生子”主张的其实是宋真宗,他为了将刘氏晋升为皇后而出了这个主意。并且,刘太后终生也没有做过对不起李宸妃的事,甚至就连宸妃的称号也是刘太后给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刘太后隔断了仁宗母子的亲情,二十三年之中都没有把实情说出,李宸妃比她早一年去世,而此时,宋仁宗已经当了十年的皇帝,这确实是让仁宗抱恨终身的事。

  北宋时期的中国形势

  历史上真实的刘太后非常不简单,她在宋真宗后期便逐渐掌握了朝政,后来又依据宋真宗的遗诏临朝称制(真宗遗诏为:“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她具有出色的治国能力,并且为人也很果断干练,她甚至曾经在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穿着帝王的龙袍参加册封大典。正因如此,曾经有大臣上书,请求让她学习武则天称帝,但她断然拒绝了,说不能做对不起赵宋皇帝的事。后世常常将他与汉朝的吕雉、唐朝的武则天这两个“狠角色”并称,但是史书中说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意思是她有很强的政治能力,摄政期间取得了显赫的政绩,却没有做出扰乱国家安定的事。

  另外,很多人认为,狸猫换太子故事实际影射的是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她的确比较恶毒,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差点害得明宪宗断后。这是另一个故事了,我们有机会可以再一起讨论一下。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的第四个皇帝,他在位40多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根据史料记载,宋仁宗并非刘妃(就是后来的刘太后)所生,他的生母姓李。

  传说,宋真宗晚年有两个得宠的妃子--刘妃和李妃。后来,这两位妃子同时怀孕,由于之前的皇子都先后夭折,所以宋真宗迫切希望这两位妃子能给他生一个皇子。于是,他曾许下诺言:“谁能先生下皇子,谁就是皇后。”

  9个月后,两个妃子同时临盆。宫中奴婢忙得不可开交,宋真宗也是心急如焚。忽然,刘妃宫中奴婢来报,刘妃生了一个皇子,宋真宗喜出望外。

  与此同时,李妃宫中却传来噩耗,李妃竟然生了个怪胎。真宗大吃一惊,连忙叫人带来查看,只见怪胎像一只剥了皮的狸猫,鲜血淋淋。大家都说李妃是妖孽,真宗一怒之下将李妃打入冷宫。

  原来,工于心计的刘妃担心李妃先于她生下皇子,就在李妃生产前买通了她宫中的奴婢,在李妃因疼痛难忍晕过去时,被买通的奴婢偷偷将李妃生的儿子抱出来,换成一只带血的狸猫。

  史料记载,当被蒙骗了20多年的仁宗得知自己的生母为李氏时(李氏在生仁宗时并不是妃子),大感意外。后来,还听说自己的生母李氏被刘太后害死了,他非常愤怒。

  当李氏的棺木被打开后,只见以水银浸泡、尸身不坏的李氏安详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像生前一样,而且衣饰华丽。可见,李氏生前没有受到迫害,而且是以一品之礼厚葬。

  仁宗看到这一情景,感叹道:“人言岂能信?”随即下令遣散了包围刘太后生前寢宫的兵士,并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说:“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意思是说,仁宗认为刘太后是清白的,她并没有谋害自己的母亲李氏。

  由此可见,历史上宋仁宗的生母虽不是刘太后,但其生母李氏并非刘太后害死,很可能是正常死亡。再者,李氏的身份也与传说不符。

  仁宗继位后,刘太后垂帘听政,当李氏病重时,刘太后担心仁宗知道真相后怪罪于她,于是,将李氏晋升为宸妃。李氏死后,刘太后还以皇后之礼,厚葬了她。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宋仁宗知道真相后最终也没记恨刘太后。

  没有的事,当年真宗皇帝长期无子,后来一个宫中一位地位低贱的李姓妃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即仁宗赵桢,皇后刘娥无子,自然抱养过来,刘娥在宫中威信很高,李氏生前一直未敢与儿子相认,仁宗一直到刘皇后死后才知道他的生母是李氏,此时李氏已逝世,不过刘皇后对李氏还算不薄,厚葬了李妃,以水银浸泡,保持尸身不坏,让赵桢最终能看到自己的亲生母亲。

  狸猫换太子,不过是民间的戏说。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狸猫换太子这件事?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狸猫换太子这件事?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狸猫换太子这件事?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颖颖女装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