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汇海服装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偏科的一定是差生吗?会不会也有天才?

作者:颖颖女装网
文章来源:本站

  

偏科的一定是差生吗?会不会也有天才?

  

偏科的一定是差生吗?会不会也有天才?

  偏科不等于差生,差生中不一定没有天才!

  偏科与差生,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

  偏科一般是指,在所有的考试科目中,某某学生学习上,哪一科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是有哪几科成绩好。当然,也存在于高考,指某些学生偏重文科还是理科。我在初中教学时,有一个初一学生,期末考试总分165分,而代数就考了95分。这是标准的偏科。

  差生通常是指,考试科目中,每一科成绩都不好的学生。

  偏科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考住大学,即便考上大学的,也是一般以下的学校。我们知道,大学收生是依据学生高考的总分,如果只是一科或者两科成绩差些,不至于影响大局,但是不好的科目占一半就不妙了,如我上面所说的学生,高中都没有上成。

  差生,差不多初中毕业就不错了,也就是只能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再说说天才。一般情况下,天才是指某个领域有特殊能力的人。有人说过,在全球首富的前一百名中,真正高学历的不是很多,我没有认真的查,可能不会有很大出入。再说高学历的人成才的结果,大多是走向个别领域。

  就是差生,成才的也有。当年我的一个物理老师,就是学习上的差生,但是由于对收音机情有独钟,被推荐为物理老师,改革开放后,辞去教师工作,到县城专修收音机之类电子方面的家用电器,一跃成为富有的人。

  所以,我认为偏科不等于差生,差生中不一定没有天才。

  不过作为一个学生,最好不要偏科,高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却是一个学生成才的最佳途径!

  当然,如果对学习就是不入门,也应该想到:条条大路通罗马。

  谢谢回答了。偏科的一定是差生吗?会不会有天才?偏科的学生肯定的说不是差生。他在学习中有爱好有追求。偏科的学生不一定都是天才。但天才有多数来自偏科生。

  学生在学习当中。在某一学科当中有了新的发现。激发了极大的学习热情。有的学生变成为了自己终生的追求。而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大学里是怎样的教学。在我在部队的时候。那时大学生有学军的一个科目。很多北京大学的学生学军来到我们部队。使我有幸接触了大学生。通过接触交流。才知道大学学科分类。平常细致。在文科方面,有诗歌组,有散文组,有剧本编写等。在理科。有材料热处理,有电焊组,有机械传动研究等专业课程学习。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你像数学家华罗庚。对数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物理学家钱学森对化学实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作为终生孜孜不卷的追求。才能有所建树。文学家朱自清。对文学的追求成为终生奋斗的目标。台湾的作家琼瑶。数学每次考试基本零分。都产生了退学的念头。是她的语文老师启发她可以在文学上发展。琼瑶才开始文学创作。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从她的处女作窗口开始一炮走红。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创作了情深深雨蒙蒙。等优秀作品。深受大家喜爱。所以说偏科不是差生。相反有一部分天才来自偏科生。

  偏科的不一定是“差生”,真正的"差生"也不会偏科

  按照现在教育部门制定的规范用语,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是禁止使用“差生”这一概念的,因为涉嫌歧视。

  现在,往往使用的是另一个词“学困生”、“后进生”——这些叫法,其实都值得商榷,以后有时间专门写文章来探讨。

  犹豫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偏科”,所以,我们就从学习的角度,来稍作分析,一粒清人们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先看看学习上所谓“差生”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但什么叫做“学习成绩差”,这里就涉及到标准的问题。比如,一个在优生特别集中的学校里,成绩相对落后的,可能就会被视为“差生”,而在一些普通学校,这些学生,既有可能就是“优生”甚至“学霸”!

  所以,我们后面所谓的“差生”,指的是一般学科成绩不能及格的学生。

  偏科,意味着有些学科很好,有些学科很差。比如三水三心自己,英语就一塌糊涂,基本上及格边上,这就是属于典型的偏科。

  但作为当地文科第一名大学生,我又岂能被认为是“差生”呢?

  其实,还有更有趣的例子,就是钱钟书。钱钟书的国文、英文都是顶尖水平,但数学,只考了15分。

  谁能说钱钟书先生是“差生”呢?

  所以,偏科的不一定是差生,有些优生也会偏科。

  根据从教多年的经历,我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在中小学,真正的“差生”,基本上都不会偏科。

  那些学习好的,其他方面不一定最好,但一定不会很差。

  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基本上各个学科都会差,至少不会好!

  道理很简单,学习,即讲天分,也将习惯,某一个学科有问题,其他各个学科,基本上都会是如出一辙。

  我有一个学生,学习极差,我问他,你的优势科目是什么?

  他想了半天,说“体育”——实话说,体育,可能唯一例外的!

  所以,真正的差生,基本都不会偏科,因为都比较差。

  偏科的人中,确实有天才。前面说到的钱钟书先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其他在现代历史上,还有不少,比如罗家伦,作文满分,数学0分,后来做了清华的校长;

  国学大师季羡林,数学只考了4分,其他还有吴晗、朱自清、臧克家等文坛大家,都是数学极差。

  也有数学极好的偏科的天才,比如陈景润,差一点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天才吧。可是他语言能力极差,说话都结结巴巴的。

  那是不是只要是天才,就会偏科呢?

  也不是这样,更多的天才,基本上可以说是学习能力超强,学什么东西都快人几拍。比如,那个著名的天才谢尔顿。

  总之,凡是不能绝对。即使是那些学习成绩确实很差的学生,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未来。就我前面所说到的“体育是优势学科”的学生,后来做了跆拳道教练,日子过得还蛮幸福的。

  华罗庚只会数学其他都不行,偏科不?差生吗?著名数学家。

  马云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 1 分,偏科不?差生吗?全球商界大亨。

  ……

  所以我认为,偏科的不一定是差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要我们发扬优点,摈弃缺点,都有可能获得成功。

  华罗庚、马云……,这些成功的人士那个人没有经历过蜕变,他们为什么能够会变得越来越好?就是由于他们都有一颗永不言弃的心。

  偏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须先从认识自己开始,从小事做起、不计得失,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用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执着向前,差生不再是你的代名词。

  偏科不一定是差生,但影响成绩总分,进而可能影响升学。偏科的人里边不排除有天才。

  学生偏科,跟差生是两个概念。学生偏科,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譬如兴趣,对老师的看法或亲近程度等。而差生也是智力上跟优秀的学生有差别,是智力上存在欠缺。偏科可能是因为早期对孩子兴趣,甚至是习惯的养成有关。如果家长在某个领域对孩子进行信息的输入,可能会造成孩子在这方面具有浓厚的兴趣,就可能会导致在这一学科上的兴趣的浓厚,进而产生偏科。而在孩子早期假如智力多个因素得不到有效的开发,或孩子智力上存在有低下的问题,就会成为班级里的差生。因此,偏科不一定是差生,是两个范畴上的问题。

  “偏科”的“天才”是有的,但不可有对天才的痴迷。

  我国民国时期大师辈出,他们并不是全才,而是专才,他们当中很多人年轻时偏科都很严重。

  胡适自己回忆说当时参加留学生考试时数门功课成绩不理想,唯独国文满分,但还是被北大破格录取。后来,胡适也坚持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式,在一次招生时,胡适看了一篇作文很欣赏,给了满分,后来看到这位同学的成绩单才知道其数学考了零分,蔡元培也支持将其录取,他就是罗家伦。担任清华校长的罗家伦在考试中又破格录取了钱钟书,他同样是偏科生,国文九十九,英文满分,只有数学十五分。国学大师钱穆的侄子钱伟长当年被清华等五所名校同时录取,国文历史都是满分,英文零分,物理五分,化学五分,本可以成为一代文史学家,却最终弃文从理走上科学救国的道路。

  民国时期大师辈出,和当时的学术之风自由是有很大关系的。可见,“偏科生”要成为大师并全面展示才华,不仅有人的内在因素,更有环境和时机等外在因素。在众多因素影响下,出个“天才”实在是难上加难。

  因此,与其坐等天才,与其自我安慰和欺骗,不如起而行之,努力改变。这样,诞生“大师”、成就“天才”的几率要大很多。

  高中时我的班草同桌尹信,英语几乎没有及格过。但在我们看来,他文追李白、理赶刘徽,在学校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享有王者之誉。

  老师们急得要死,说一个清华北大的料子,眼看就要毁在英语上,实在可惜。他们想尽办法给尹信补英语,但收效甚微,让他们近乎绝望,认为他就是个天生的“残缺者”。

  班上的班花兼校花樱子英语极好,但其他科目却一塌糊涂,惨不忍睹,不知什么原因,两个原本没擦出过火花的人,竟越走越近,常常放学后粘糊在一起。

  老师们见了也不去干预,反而满心期待两人会有出人意料的化学反应发生,班上的同学也暗中观察。

  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尹信的英语还是在及格线下徘徊,班花的其他科目越发惨淡。老师们对他俩的关系紧急叫停,并下了铁令,要交往除非成绩有起色。

  尹信为此痛不欲生,几天之内都萎靡不振,一度想要就此退学。班花也哭得梨花带雨,让班上的男生心疼不已。但根本于事无补。尹信和班花只得咬牙坚持。

  最后两次模拟考试,尹信的全部成绩都有退步,让抱着最后希望的老师们陷入绝望。班花的英语成绩也罕见“暴跌”。家长们五次三番来校,哭得稀里哗啦……

  高考结束,尹信和班花都没有再见面,我们都为两人惋惜,这样的青春令人叹惋。

  放榜那天,老师们惊讶地奔走相告:尹信考上清华了!班花也考了重点!!这是学校近年来少有的佳绩。

  我们很想问问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都没能找到机会。

  转眼过去了十八年。

  终于迎来的同学聚会上,我问尹信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笑而不答;问他和班花是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他笑而不答;问他现在的工作,他说正在国外研究所访学,所涉的是国际上最高精尖的领域。

  我说:“命运真是弄人,谁能想到当年你英语及不了格?”

  他说:“没这么夸张,只是人认识和理解的早晚有差异而已。”

  我看着他,像看着云和大海……

  偏科中才会出天才。但不是所有。

  偏科不一定是差生,偏科生也有天才,比如北宋大文豪苏轼!

  偏科有多可怕,相信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

  食堂就是一个偏科生,我可谓是深有体会。

  我从小特别喜欢历史,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选择成为一个文科生。

  2008年,我参加高考,文综300分,我考了260(满分300),全班第一,数学135分(满分150),班上平均分70多,我排第一;

  而我的英语只有38分,班上平均分120多,近130,我英语成绩不仅全班第一,倒数的,就连全年级也是倒数。

  我严重偏科了,然后最终我以20多分的差距高考落榜。

  英语老师气得够呛,他说他哪怕是蒙,也能考个60分。

  我母亲去问老师,打算让我复读一年,专攻英语,老师说,算了吧,偏科这么厉害,补不回来了。

  于是,我连复读都没复读,直接和高考说再见。

  偏科之痛,让我痛入骨髓!

  其实,不仅高考考生会偏科,著名大文豪苏轼会偏科,还差点名落孙山。

  等等,哪个苏轼?苏东坡吗?苏轼不是榜眼吗?

  食堂是不是搞错了?

  对不起,真没错!

  苏轼真的是个偏科生!

  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信大家看过很多苏轼的书,都说苏轼是嘉佑二年(1057年)科举的榜眼。

  比如施宿《东坡先生年谱》、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刘敬堂《苏东坡别传》都持此观点;

  而像曾枣庄的《苏轼评传》、孔凡礼的《苏轼年谱》则认为苏轼是省试第二。

  但他们都错了,苏轼既不是榜眼,也不是省试第二。

  而他们之所以会搞错,是受到一个故事的误导。

  这个故事是这样子滴:

  阅卷官梅尧臣阅卷的时候发现这届考生都很优秀嘛,其中很多篇写得很好,尤其是一篇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更是意采俱佳,他难以评价高下。

  于是他给主考官欧阳修亲自评卷,欧阳修看了之后非常喜欢,本来想给这文章第一名。

  但欧阳修认为此文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所写,所以只给了第二。

  但这文章实际上是苏轼写的,苏轼就这样无辜躺枪,从第一变成了第二。

  这个故事流传了近千年,被许多文坛学子口口相传,传着传着就成了苏轼到手的状元变成了榜眼。

  然而,这个故事是假的!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苏辙为苏轼写的墓志铭——《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苏辙在墓志铭写道:

  “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

  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

  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置公第二。

  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这里的文忠指的就是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

  苏辙是苏轼的亲弟弟,又和苏轼、曾巩是同年参加科举,作为当年考场亲历者,他为哥哥写的墓志铭极具迷惑性,就连《宋史·苏轼传》都引用了这个观点。

  实际上,宋朝科举虽然实行糊名制,但苏轼和曾巩的文风截然不同,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更是完全不符合曾巩文章的特点,以欧阳修的的眼力他不可能看不出这篇文章不是曾巩的。

  不过,我们从苏辙的墓志铭可以看出三个细节:

  第一:苏轼在论中考了第二名;

  第二,苏轼在义中考了第一名;

  第三:苏轼在当时的殿试中只拿到乙科的最终成绩。

  所谓乙科指的是宋朝进士的等级,太平天国五年(980年)开始,宋朝进士分甲、乙两科,甲科即第一等,乙科为第二等。

  后来宋太宗又在甲乙两科上再分为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同三传出身、同三礼出身、同学究出身等等级别。

  宋真宗时期则分为五等,“上二等曰及第,三等曰出身,四等、五等曰同出身”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后,基本分甲乙两科,两科之下又分第一甲到第五甲五个级别。

  第一甲为甲科,称进士及第,往下都称乙科;

  乙科第二甲、第三甲级别高点,和甲科一样同称进士及第;

  乙科第四甲差点,称赐进士出身;

  乙科第五甲最差,俗称丙科,称赐同进士出身。

  苏轼中的就是乙科第四甲,和榜眼差得可太远了。

  或许有人会问,苏轼考了一个第一,一个第二,两科是高分啊,为何会成为乙科?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宋朝科举说起。宋朝科举分为解试、省试、殿试三场。

  解试就不说了,苏轼在嘉佑元年(1056年),通过寄应取解方式在开封府,解试合格,取得省试资格。

  省试共考四场,宝元二年(1039年)以前,按考试内容重要性依次开考,第一场诗赋,第二场论,第三场策,第四场帖经(或墨义),并实行单场淘汰制,一场不合格,直接淘汰。

  庆历二年(1042年),在李淑的建议下,先策、次论、次赋,次帖经(或墨义),并废除单场淘汰制,实行四场并试,综合评定成绩。

  按理说,苏轼论考第二,墨义考第一,他的总成绩应该不差。

  可是有两个问题,第一,墨义是四场考试中最不重要的一科。

  司马光曾称:

  “所有进士帖经墨义,从来不曾考校,显是虚设,乞更不试。”

  司马光画像

  也就是说墨义其实不太放在综合成绩里的,苏轼墨义考第一对苏轼的总成绩没什么提高作用,就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安慰奖。

  第二,苏轼赋不合格。

  按理说,苏轼是个大文豪考赋是他的强项,要命的是苏轼写文自由浪漫,天马行空,让他自由发挥写自己想写的赋每篇都是千古名文,可要让他写考试的诗赋(即场屋诗赋)他就老大不愿意了。

  在考赋的时候,苏轼来了个“不能屈折于作赋”。

  一个考生跟考试内容过不去,这不死催的吗?结果很明显,苏轼的赋直接被判为不合格——“已为他考官所落矣”!

  好在这会儿已经废止了单场淘汰制,要不然苏轼就会因为自己的任性,直接名落孙山。

  这样一来,决定苏轼成绩的就是论和策了。

  苏轼论考了第二,但这个第二来得非常惊险。

  《石林燕语》记载:

  省试时,欧阳文忠公锐意欲革文弊,初未之识。

  梅圣俞作考官,得其《刑赏忠厚之至论》,以为似《孟子》。

  然中引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事不见所据,亟以示文忠,大喜。

  往取其赋,则已为他考官所落矣,即擢第二。

  及放榜,圣俞终以前所引为疑,遂以问之。

  子瞻徐曰:“想当然耳,何必须要有出处。”

  圣俞大骇,然人已无不服其雄俊。

  这个记载说的是,苏轼的论写得很好,但文中用典有问题。

  在科举考试中,用典错误是致命伤,可以直接判为不合格。

  但梅尧臣实在不忍心因为一个问题,毁了一篇好文章。

  一时间,梅尧臣拿不定主意,就请主考欧阳修参阅。

  欧阳修一看这文章,大喜过望,马上去找苏轼的赋,结果发现苏轼的赋直接被判定为不合格。欧阳修于是就给苏轼的论判了个第二。

  等到考试结束后,梅尧臣去找苏轼求证,结果苏轼回答道:

  “想当然耳,何必须有出处”。

  苏轼的回答直接把梅尧臣整懵了,他就没见过这么胆大妄为的考生。

  不管怎么样,苏轼最终论考了第二。

  最后就是苏轼的策了,苏轼的策成绩不详,肯定不如论和墨义,以他考赋和考论的态度来看,估计不会好到哪去,也就及格水平。

  也就是说,苏轼四场省试成绩分别是:

  论,用典错误,惊险拿下第二;

  策,无记录,不好不坏;

  赋,不及格,被刷落;

  墨义,第一,但对总成绩影响不大。

  四场考试成绩下来,可以看出大文豪苏轼竟然偏科了!

  他真的偏科了。

  考试就这样,一旦偏科就很难拿优异成绩了。

  也就是苏轼运气好,遇到了拿不定主意的梅尧臣和慧眼识人的欧阳修,这才惊险通过省试,否则他很有可能名落孙山。

  03、苏轼排名倒数

  省试之后就是殿试,这次科举,宋朝首开殿试不黜落的先例,只要省试合格,进入殿试都能金榜题名。

  殿试其实就是走一个流程,就是名次稍有调整,比如当年省试考第一的是李实,但殿试考第一的却是章衡。

  而苏轼最终殿试成绩是乙科,至于乙科第几正史没有直言,各种史籍资料说法很多。

  《太平治迹统类》称苏轼名列第六,苏辙第十五,实际并不靠谱。

  欧阳修在苏洵的墓志铭称苏轼、苏辙“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其实就是客套话。

  《东坡纪年录》称苏轼“中丙科,升一甲”,丙科其实就乙科第五甲,升一甲,即第四甲。

  这些资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让人傻傻分不清苏轼具体名次。

  其实我们可以从进士授官探究苏轼考试成绩,宋朝官员分京官和选官(地方官),进士成绩好的担任京官,成绩差的担任选官,最差的第五甲得到流内铨参选。

  《宋会要》记载:

  “嘉祐二年五月四日,以新及第进士章衡为将作监丞,第二人窦卞、第三人罗恺并为大理评事、通判诸州;

  第四人郑雍、第五人朱初平并为两使幕职官;

  第六人以下及《九经》及第,并为初等职官;

  第二甲为试衔大县簿尉;

  第三甲、第四甲试衔、判司簿尉;

  第五甲及诸科同出身,并守选。”

  苏轼中进士后,正好母亲病逝,只能回家丁忧守孝。

  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苏轼兄弟守孝期满后返京,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对应第四甲,而苏辙则到流内铨参选后,授河南府渑池县主簿,对应第五甲。

  由此可以看出,苏轼是乙科第四甲(赐进士出身),而苏辙是乙科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四甲什么概念呢,换成总名次的话就是300名左右。

  由此可见,苏轼当年科举成绩并不好,排名并不高。

  其实苏轼偏科如此厉害考生来说,能中进士已经是烧香拜佛了。

  然而苏轼毕竟是个大文豪,这样的名次对他来说实在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不过苏轼的遗憾并没有持续多久。

  嘉祐六年(1061年)八月,苏轼、苏辙在欧阳修和杨畋的推荐下,先后参加翰林学士吴奎主持、司马光范镇等人主考的秘阁试和宋仁宗亲自主持,王安石主考的崇政殿考试。

  而这次考试就是宋朝比进士最难考的制科!

  结果苏轼制科考试成绩竟然是三等(苏辙是四等)!

  这是什么概念?

  制科成绩共分五等,第一等、第二等只是虚设,最高就是三等。

  在宋朝三百多年历史上,一共出了118个状元,但中制科的只有49人,而入三等的只有四个人,分别是吴育、苏轼、范百禄、孔文仲。

  在苏轼之前,只有吴育以三等次成绩成为宋朝开国百年入三等第一人,而这一次苏轼是比吴育还要好的三等!

  《宋史·苏轼传》称赞道:

  “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宋仁宗更是当场高呼道:

  “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指苏轼和苏辙)

  在这样优异的制科成绩面前,苏轼进士科那点遗憾也不算什么了。

  不过苏轼的故事告诉我们,偏科很可怕,大家都玩不起。

  所以,各位高考学生,苏轼这样的偏科生古今罕有,我们都是普通人,还是千万不要偏科了。

  最后,祝各位高考学生,考试顺利,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宋史》;《宋会要》;《文献通考》;《太平治迹统类》;《续资治通鉴长编》;叶梦得《石林燕语》;傅藻《东坡纪年录》;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并序》;王安石《论制策等第状》;曾枣庄《苏轼评传》;何忠礼《宋史选举志补正》;曹家齐、陈安迪《苏轼进士科名次甲第考释——兼说宋朝进士甲乙丙科问题》等。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偏科的不一定是差生,但偏科肯定对总分不利!不利于升学和择校!偏科生常有,而天才不常有!哪有那么多天才?绝大多数就是偏科的普通人而己!

  现在的升学考试,不管是小升初考试,还是高考,最终都是以总成绩作为升学录取衡量的标准,为了最终总成绩取得最大限度的高分,偏科都不是明智的。去年有一位学霸的高考成绩令网友惋惜不已,这位杜同学语文、外语、综合三科的成绩分别是128、142 、261分,总分已经达到568分,也就是说这位学霸在数学严重偏科的情况下,也能考上一本线,而因为数学单科成绩严重短腿拉分,让他错失名校的录取机会而落榜!所以,偏科生不一定是差生!

  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中考成绩都是只公布等级成绩,高中录取也是按等级成绩录取,这就意味着只要你有一科偏科短腿,那么你就录取不到最好的高中。

  所以,偏科生不一定是差生,但偏科生很可能是落榜生!

  曾几何时,偏科生居然被等同于天才!真是天大的笑话!科科成绩都是优秀的学霸,没有被称为天才,反而有偏科短腿的学生被称为天才。我在十几年的一线教学中发现,学生一旦被贴上“偏科短腿”或者“天才”的标签,对于学生短腿的科目是致命的,因为在学生的潜意识里面,已经默许了短腿科目的存在,短腿科目从此一蹶不振!所以,作为老师不能给学生贴上偏科短腿的标签,而作为学生自己,更不能把“偏科生是天才”作为自己偏科的借口!偏科生常有,而天才不常有!

  综上,偏科生不一定是差生!偏科生常有而天才不常有!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颖颖女装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